讲故事的手艺人 讲故事的手艺人
  • 创作向
    • 写作
      • 非虚构
      • 剧本
      • 小说
      • 文言
      • 读书
      • 随笔
    • 拍摄
      • 纪录片
      • 设计
      • 视频
      • 摄影
  • 策划向
    • 策划资料
    • 创意之道
    • 短视频研究
  • 技术向
    • AI
    • 前期拍摄
    • 后期制作
    • 原创教程
    • 影像实验
    • 影像设备
    • 穿越机
  • 艺术向
    • 研究学习
    • 大师镜头
    • 电影赏析
    • 视频论文
    • 经验总结
  • 注册
  • 登录
首页 › 艺术向 › 视听语言 › 《家园防线》里的前置cut away(inter-cut)

《家园防线》里的前置cut away(inter-cut)

向安宇
2020-02-20 20:27:23视听语言阅读 3,014

将下一个场景的镜头以“插入剪辑”(cut away / inter-cut )的形式提前出现,这种剪辑形式我真的不知道该怎么命名。

实际上,我自己对于插入剪辑的认知,也是我从inter-cut翻译过来的,我不清楚国内有没有对此种剪辑手法的官方说法。我有看到一种说法,叫做“夹接”,也见过翻译成“离切剪辑”的。嗯,是的,我是一个野路子剪辑师。

在主体动作进行过程中,插入一个其他镜头进来,然后再回到主体动作的过程。不同于交叉剪辑Cross-cutting,是同一时间不同时空的动作,插入镜头通常是不同时空的镜头切入进来。

电影《家园防线》里有几个插入镜头的使用,让我印象深刻。

其中印象最深的镜头,是在女儿和同学打架后,父亲郭达斯坦森去接女儿并和对方父母发生里肢体冲突,在各自离开时候的一段剪辑。

来分析一下。镜头里有男主甲,女配乙。二人此刻是一个对抗的关系。

通常的剪辑方法,是在两人互相戒备的眼神之间以正反打切换。这两个镜头都是摄影机处在轴线上正反打拍摄,很多导演都喜欢以这种方式来拍摄对抗关系。一方面对抗的两人直视镜头会给观众带来压力,另一方面两人不分享屏幕也代表了不分享同一空间(不同空间的对抗)。

《家园防线》里的前置cut away(inter-cut)-讲故事的手艺人

但是在《家园防线》中,剪辑师在两人的正反打镜头之间,切入了女配乙拍打香烟的镜头。

在两人正反打之后,切入拍打香烟镜头,同时拍打烟盒急促而单调的声音响起来,并且这个声音始终在背景里存在,而且越来越大。

这时候的镜头顺序是:

《家园防线》里的前置cut away(inter-cut)-讲故事的手艺人
  1. 女配乙从自己车头走向车尾,摇摄跟拍,从左往右方向,紧张的音乐/音效响起;
  2. 男主甲站在自己车头,环绕,从右往左方向,这个镜头相比后面镜头这个镜头较长;
  3. 女配乙绕过车尾从车尾走向车头,摇摄跟拍,从右往左方向,相比后面镜头这个镜头较长;
  4. 男主甲站在自己车头,环绕,从左往右方向,这个镜头比上一个镜头景别要短,不断正反打的同时缩小景别以强调对抗,是常用手法,这也是景别的节奏;
  5. 拍打烟盒镜头,拍打烟盒的声音响起并渐大,这个镜头是插入镜头,很短;
  6. 男主甲镜头,这个镜头很短,从左往右方向环绕,男主甲和女配乙两人的镜头运动方向也是相反的,以镜头调度来强化了对抗关系;
  7. 拍打烟盒镜头;
  8. 女配乙从车尾走向车头,镜头很短;
  9. 拍打烟盒镜头;
  10. 女配乙从车尾走向车头,被这辆货车车头遮挡住,(转场)音效响起,拍打烟盒的声音被遮盖后消失,男主甲和女配乙之间的正反打,是节奏渐次加快的,从一开始比较长的镜头,越切越短;
  11. 从烟盒拿出烟的镜头,非常短,马上接炫光转场,同时有货车突然颠簸一下的声音;
  12. 炫光转场到女配乙点烟的镜头,这时候观众才发现之前拍打烟盒的动作是女配乙的动作,同时这个镜头是逆光,车窗外的逆光还存在,为刚刚的炫光转场提供了现场光依据;
  13. 越轴到女配乙点烟动作的后半段(越轴强化了不安),女配乙点燃了烟,放下打火机,被吸了一口烟,女配乙说台词,这个镜头是从右边车窗外向内拍摄,同时焦外有正在开车的父亲(男配丁);
  14. 切到坐在后座的小男孩(他们的儿子)的镜头,小男孩从望向父亲的方向转头望向母亲(即女配乙),转头动作完成的瞬间,镜头切出;
  15. 女配乙转头并同时说台词,这个镜头是从车的左边拍摄,带男配丁(小男孩父亲)的关系镜头,这个镜头是再次越轴,因为中间切了一个小男孩的镜头,越轴显得不那么明显;
  16. 接着就是女配乙和男配丁之间的对话正反打。
《家园防线》里的前置cut away(inter-cut)-讲故事的手艺人

这段镜头前还有一个镜头,是郭斯坦森达看向台阶上看热闹的老师们,回头看了眼女儿,然后眼角余光发现女配乙,所以转头看向女配乙,这个镜头是定镜头。然后紧张音乐响起,然后才是女配乙一边凝视郭斯坦森达,一边走向车尾的镜头。把这个场景里两人对抗的镜头简化记录,是这样的:

男——女——男——女——男——烟——男——烟——女——烟——女——烟

这段剪辑,是两个场景间的转换,是从学校外两人的对抗场景,切入到男孩父母车上谈话的场景。拍打烟盒的动作,本来应该是下一个场景里的镜头,但是被剪辑师当成插入镜头剪辑进了前一个场景。

并且,拍打烟盒镜头剪辑进来时候,并不知道是谁在拍打烟盒,但是这个充满焦躁的动作,伴随着急促单调并渐大的拍打声,给观众一种强烈的不安感。这个镜头的切入,一方面加强了有对抗关系两人间的紧张感,并且将这种紧张感延续到了下一个车上对话的场景里,下一个车上对话的小男孩父母,也是对抗的关系。

《家园防线》属于那种类型片里的爽片,就是讲述了一个离职缉毒警扮猪吃老虎,没啥内涵,也算不上好故事,本来是无聊打发时间才看,但是意料之外在其中发现宝藏。

这种剪辑方法也许别的剪辑师早就知道并在运用,但是我是第一次注意到,所以对我来说就是宝藏了。好莱坞不愧是电影工业最发达的地方,不管片子是好片还是烂片,剪辑师在技术上都是很厉害的,这段剪辑无论节奏还是镜头运动方向的选择、景别的选择,在细节里都很见功底。

能不能在片子里学到东西,就看自己看片子的时候用心与否了。学到一招,就记载下来,然后可以说:这招我会了!哦耶!

剪辑
赞赏 赞(0) 收藏(0)
影视文案的套路02|“15+n”种创意模型(创意方法论)
上一篇
混剪|武汉别哭,我的姑娘
下一篇

请登录以参与评论

现在登录
暂无评论
标签
720全景 ACES AE AE案例 AE表达式 Anyu翻译 CSC电影学院 fusion Hackintosh MG动画 ps教程 vlog wordpress 创意方法 剪辑 字幕 帧影帧画 抖音 摄影 文案 混剪 混音 灯光 看电影 磨皮 穿越机 纪录片 编剧 美术 美食 論語 调度 调色 达芬奇 重讀文學史 青玉记
关于剪辑的日常叨叨:什么时候用特效转场
2020-09-04 21:39:51
2,095 0 3
《哪边的年味2020》剪辑中的思考
2020-08-20 19:04:11
1,343 0 3
虚焦的紧张:怎样拍绑架
2020-07-30 11:50:36
3,035 0 2
从剪辑的历史来认识剪辑:对时间和空间的再创作
2020-06-10 0:19:57
4,896 0 2
  • 0
  • 0
关于我:

想要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看万部电影。当过人民教师,做过策划师,入行影视做剪辑、导演。艺术是目的,技术是支撑,不断钻研,积聚梦想,同时分享干货。

推荐栏目:
视频论文 原创教程 后期制作 非虚构 照片 视频
特色专题:
专题汇总 宜看一侃 帧影帧画 美食摄影 重读文学史 青玉记
Copyright © 2016-2025 讲故事的手艺人. 鄂ICP备16005400号-1 鄂公网安备42050602000017号
  • 创作向
    • 写作
    • 拍摄
  • 策划向
    • 策划资料
    • 创意之道
    • 短视频研究
  • 技术向
    • AI
    • 前期拍摄
    • 后期制作
    • 原创教程
    • 影像实验
    • 影像设备
    • 穿越机
  • 艺术向
    • 研究学习
    • 大师镜头
    • 电影赏析
    • 视频论文
    • 经验总结
# 剪辑 # # 转场 # # 纪录片 #
向安宇
痴迷文字,醉心影像
420
文章
5
评论
325
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