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故事的手艺人 讲故事的手艺人
  • 创作向
    • 写作
      • 非虚构
      • 剧本
      • 小说
      • 文言
      • 读书
      • 随笔
    • 拍摄
      • 纪录片
      • 设计
      • 视频
      • 摄影
  • 策划向
    • 策划资料
    • 创意之道
    • 短视频研究
  • 技术向
    • AI
    • 前期拍摄
    • 后期制作
    • 原创教程
    • 影像实验
    • 影像设备
    • 穿越机
  • 艺术向
    • 研究学习
    • 大师镜头
    • 电影赏析
    • 视频论文
    • 经验总结
  • 注册
  • 登录
首页 › 创作向 › 写作 › 随笔 › 如贵族一样优雅、倔强地生存着

如贵族一样优雅、倔强地生存着

向安宇
2017-04-06 9:18:12随笔阅读 1,114

近来思绪千转,感慨无数。时有穷途之叹,时有自怜之伤,时有义愤之慨,时有家国之思。囿于文笔滞涩,久难成文。

千种思量,多方开解,依旧郁结难消。最终拾掇了些零碎的文字,凑在一处,是有此文,算是给自己连日来的低迷一个交代吧。

清明前,作为纪录片《碧血千秋——战地寻访》的后期制作,跟随徐晓光老师、关怀老兵志愿者协会的刘迎、汽摩协会的政委、呆鸟乡村的朱姐,以及正北传媒的两位同事一道,前往长阳馒头嘴,将抗日烈士谭雄飞遗落五十一年的墓碑,重新立在其坟头。

三月桃花雨打落,忍看残碑埋荒草。伫立在密林里的坟包前,看着几位不计回报出钱出力为英雄正名的志愿者,又看着几位奇计百出希图雁过拔毛捞一笔的村民,再回思这位二十三岁千里赴国难、于石牌战役首日便埋骨他乡的少尉排长。不禁去想:那些抛头颅洒热血的抗日将士,对其个体而言,牺牲到底值不值?

人类大概是地球上,唯一会为了争夺生存权和交配权以外的理由,而同类互相攻伐的物种。

回到那个战火纷飞的年代,究竟是什么让几百万人类互相不死不休?

我没有足够的史料去反推当时日本官兵的心态,简单粗暴将其分为两类:洗脑者与被洗脑者。

那些被洗脑的年轻生命,抱着“伟大的理想”,奔赴一个陌生之地,杀人和被杀。恨其残忍,悲其愚昧,又怜其出生。换作我,懂事时被灌输军国主义思想,又受环境时局影响,大概也难有“独立之精神”,反而也会一腔热血奔赴异国做些杀人的勾当,并引以为荣耀。

那些洗脑者,军国主义的发端,我要给他们最大的恨意,同时也要赐他们悲悯。前几年细读儒学,木心先生赞孔子文采,又说其思想无甚可取之处。我初时不服,后在一本新儒学著作中读到一句:日本军国主义核心思想乃是儒学。细思孔孟之道千年以降的传承演变,不禁耸然而惊、冷汗涔涔。

如今一泱泱五千年文明的堂堂之邦,竟至于对一弹丸之国的一家企业同仇敌忾,首先便显得过于小器,遑论其他?以前学史,老师说二战时日本为了转移国内深重矛盾,转而走向侵略,如今今天恨这个明天恨那个,又叫什么事儿?这其中,最让我脊背生寒的是:官媒几句语焉不详的论调,就能如此轻易地引导和利用民意,而所谓民意,又如此蛮不讲理地湮灭一切其他声音。简直太可怕。

这种狭隘的民族主义,如果再加上一些侠义精神的号召,“知其不可为而为之”、“杀生取义”、“以武犯禁”、“大一同”等言论等蛊惑,又将走向何方?

前几日与友人同车返城,车上人逗弄小孩:你还知道禁韩啊?小孩随即大谈老师在课堂上的禁韩言论,同车人哈哈大笑。我却暗自惶恐。不久前的新闻,长篇累牍报道日本一所幼儿园教育小孩效忠天皇。国人纷纷愤慨不已,然而日本毕竟有法律,明令禁止向没有判断力的小孩灌输政治,而在我古国,此等法律何在?天真懵懂的小孩被灌输各种言论,身边人却当成了”人小鬼大“的笑话,细细思来,怎不叫人恐惧?

洗脑者,该杀。一国所传承之文化中,那些危险的因子,更该慎重地剔除掉。

以古为鉴,可知兴替。我堂堂中华,曾有很好的传统,史家宁杀头,也要记时政之弊,可惜这传统丢了。媚俗易,秉正难。历史再无史家的“一家之言”,全成了胜利者的一家之言。以古为鉴,这“古”又该何处去寻?就连时隔不到三十年的某段历史,都能消弭得如此干净,遑论更久远的?

幸好总有人不愿意忘记,《碧血千秋——战地寻访》就是一帮不愿意忘记历史的人,寻访宜昌抗战遗迹,以绵薄之力,重塑历史。

我在《碧血千秋》后期剪辑过程中,时常停下来,扼腕长叹:杀人者可恨可悲,抵抗者可敬可佩。然而世事轮转,兴亡交替,抵抗者却可悲可叹。

捐躯赴国难,多少将士埋骨他乡,却在死后不得安宁。石牌一役,英雄热血未凉,战时炮火声犹然在耳,墓碑却沦为猪圈基脚。南边村一处,因战事紧张,三千遗体未有棺椁,层层叠叠葬入大坑,纪念碑却被砸毁。更甚者,英雄枯骨,被当地农民挖出,碾碎之后大锅熬煮,用作农田肥料!

何其可叹!何其可悲!何其可恨!

鲁迅弃医从文,宏愿医国人之精神,然悠悠千年,民众何其愚昧,岂是数十年能医得好的?中国的脊梁骨,从来不在这些愚人手里!

看小说《白鹿原》,白嘉轩脊梁被打断的那一刻,百姓的脊梁便断了。我每读至此,无不悲凉,幸有朱先生,依旧能在世俗外觅得安宁。然而小说并没有往下写到牛棚那一个时代,写到那一个时代,朱先生的脊梁,也就断了。

中国知识分子的脊梁,也在那一个时代断了。

清明时节,我同正北传媒同事一道,前往寻访乐平里屈原庙最后的守庙人——徐正端。

早上九点从宜昌驱车出发,几经辗转,下午近五点才到达乐平里。一路高速、轮渡,翻山越岭,哪怕拥有现代交通工具,抵达此处依旧如此艰难,遥望屈原老屋故址,不禁疑问:屈原生在这样一个大山深处,为何会是楚国贵族?贵族身份是历史事实还是后人美化?

遥望丛山峻岭,心思却飘到前几日所看纪录片《冲天》的场景里。以“我们的身体、飞机和炸弹,当与敌人兵舰阵地同归于尽”为校训,并切实用生命实践了这条校训的年轻空军们,要么来自顶尖学府,要么是归国华侨,要么出生名门望族。采访里,民国空军陈怀民的外甥提到一个关键词:noble spirit——贵族精神!

在中国,这种精神的传承者还有另外一个称呼:士大夫。到了近代,他们被称为:知识分子。

士阶层,早已经没有了,知识分子被关进了牛棚。贵族精神还在吗?

我在事业单位、国企和政府机关,看到太多谄媚、歌功颂德,好多地方比我们所嘲笑的搞个人崇拜的朝鲜有过之而无不及。

乐平里的屈原庙里,88岁的徐正端老爷子,义务守庙三十年。如今身体大不如前,每天要给自己注射三十个单位的胰岛素,走上十几步路便必须要歇上一歇。我们冒昧叨扰,老爷子热情款待,拄着拐杖颤颤巍巍地踱到庙前,靠着门口的石狮子喘息歇息良久,方才掏了钥匙,艰难地举起双手,摸索着打开了庙门。

我们和老人坐在屈原像前聊天,老人激动起来,脸上泛着红光,一字一顿地强调:“我守的不是庙,是屈原的精神!”

我坐在老人对面,看着老人大口喘气、沉默追忆,突然醒悟:屈原是不是真实有着贵族的身份,根本就不重要。重要的是,他将这种贵族的精神,深植在了中华民族的灵魂里。这位仗剑眺远的士大夫,永远是这个悠久民族的精神丰碑!

丰碑不倒,脊梁不断。知识分子的脊梁,终究是没有全部断掉的。虽然没有了敢于直面权威触犯天颜的死柬之士。但我在在陈宏灿先生著作《浴血大鄂西》里,在纪录片《碧血千秋》中一位华中师范大学教授的慷慨呈辞里,在徐晓光立于烈士墓前的肃穆里……依然看到士的精神在熠熠闪光。

我唯愿徐正端老爷子长命百岁,将这精神多守几年。再过些年,我不知道该去哪里寻找“知识分子”了。

信息化时代,知识变得廉价。教授成了“叫兽”,专家成了“砖家”,十载治学比不过一朝忽悠。前几年备受追捧的“公知”,如今也成了哗众取宠的代名词。反权威的思潮,键盘侠的言语暴力,正让越来越多的有识之士宁可蛰伏,而不再愿意成为知识领袖。

在超市门口拉横幅的是大妈们。然而我多希望,更年轻的一代,之所以不去拉横幅,不是因为通过键盘发泄可以更简单更安全,不是因为追捧小鲜肉而不得闲,不是因为事不关己高高挂起,而是因为:他们像贵族一样博雅、倔强,以“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为立身处世之原则,不趋炎附势、不随波逐流,慎独,谨言,知行合一。

赞赏 赞(0) 收藏(0)
WordPress文章页添加展开/收缩功能
上一篇
开场视频|武汉隆盛年会
下一篇

请登录以参与评论

现在登录
暂无评论
标签
720全景 ACES AE AE案例 AE表达式 Anyu翻译 CSC电影学院 fusion Hackintosh MG动画 ps教程 vlog wordpress 创意方法 剪辑 字幕 帧影帧画 抖音 摄影 文案 混剪 混音 灯光 看电影 磨皮 穿越机 纪录片 编剧 美术 美食 論語 调度 调色 达芬奇 重讀文學史 青玉记
检讨之一:我为什么写作?
2024-03-18 13:31:38
565 0 0
人间的说明书
2024-03-12 16:39:56
536 0 0
网站的初衷
2023-09-03 22:40:48
811 2 5
《辟谷者》剪辑完了,我想研究研究章回体小说
2019-12-07 21:26:49
2,220 0 0
  • 0
  • 0
关于我:

想要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看万部电影。当过人民教师,做过策划师,入行影视做剪辑、导演。艺术是目的,技术是支撑,不断钻研,积聚梦想,同时分享干货。

推荐栏目:
视频论文 原创教程 后期制作 非虚构 照片 视频
特色专题:
专题汇总 宜看一侃 帧影帧画 美食摄影 重读文学史 青玉记
Copyright © 2016-2025 讲故事的手艺人. 鄂ICP备16005400号-1 鄂公网安备42050602000017号
  • 创作向
    • 写作
    • 拍摄
  • 策划向
    • 策划资料
    • 创意之道
    • 短视频研究
  • 技术向
    • AI
    • 前期拍摄
    • 后期制作
    • 原创教程
    • 影像实验
    • 影像设备
    • 穿越机
  • 艺术向
    • 研究学习
    • 大师镜头
    • 电影赏析
    • 视频论文
    • 经验总结
# 剪辑 # # 转场 # # 纪录片 #
向安宇
痴迷文字,醉心影像
420
文章
5
评论
325
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