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级调色:针对画面中特定的对象和元素,进行单独的颜色和亮度调整,比如想让树木更绿,或者天空更蓝,或者一些干扰表演的杂色去除调。通常是完成整体的一级调色之后,在完成画面整体反差和色彩调整之后,再进行二级调色。
调色时候的思路应将重点放在一级调色上,二级调色只是作为补充。
图层节点、HSL选色、Window遮罩等,略
磨皮的几种方式
1、降低中间调细节值
2、降噪
3、雾化效果

能在一级调色中解决的,就在一级调色中解决,二级调色只做创意性调整。
动态画面与长镜头的调整
- 观察整个画面
- 花粉段落,找到突出内容
- 不同段落分开调色
- 连贯、查看
假想自己是摄影师,才能更好地为画面补光
突出晴天的感觉:
- 增加画面饱和度
- 增加人物脸上光比
- 光比大,阴影区和高光区对比明显
阴天效果:
- 人物脸上没有明显过度
- 环境没有明显反差
- 阴天常常有潮湿的感觉,色调较重,整体是暗调
- 阴天气氛人物有偏蓝的感觉
黎明效果:
- 水汽较重,有丁达尔现象
- 突出雾气是强调早晨的方法
黄昏:
- 突出饱和和对比度
- 通常没有水汽
- 有的情况会用到剪影效果
Magic hour:
- 地上光线是由太阳反射到云层的光线,再反射到地面提供光照
- 紫色天光,暖色灯光,在同一个画面出现形成对比
- 整个环境是高色温,相对偏蓝
- 人物在暖光下
夜景:
- 月光下人物有明显交界线
- 光比较大
- 这类镜头重点在消除打光痕迹
台灯作为人工光:
- 点光
- 仅影响近处
- 光比较大
- 环境保留冷光,台灯橘黄色
色光:
- 突出色光颜色
反射光:
- 光源最亮
- 反射物(比如人在看书时候,书)次亮
- 被反射(比如看书时候人脸)要比反射物暗
为什么你的画面看起来没有质感
不要让整体颜色鲜艳,要挑选出一两个颜色,将其夸张,将其他杂色消弱。

如上图,天空和地面处理成了中灰色;树、草等不同绿色统一成了同一个绿色;人物没有毛色没有太多颜色倾向,给人感觉就很干净。
通常是做减色处理,将其他多余颜色和主调相统一。


欲扬先抑:
通常如果需要突出某一种颜色时候,会在前面场景慢慢将这种颜色削弱,最后在两种不同颜色出现对比的时候,才能给观众留下深刻印象。

例如:《地心引力》前面太空调色非常冷静和克制,饱和度低,回到地球的时候颜色放开了,呈现一个高调的画面。
再比如:《寻龙诀》,地下场景都是灰调,而地面场景的颜色则非常鲜艳。
舞台效果:
勾边光,上帝光,将人物强大的内心表现出来。

《第九区》模仿旧新闻的调色。
《乔布斯传》用不同拍摄设备达到的年代感。分为几个段落:
- 影片开头:黑白;
- 中间:胶片拍摄,有颗粒感,复古感;
- 后半段,用数字摄影机拍摄,图像更为清晰,细节更多。
《超人大战蝙蝠侠》:
- 调子压的很低,反差特别大;
- 虽是数字拍摄,但是人为增加了颗粒;后期调色时候,会在调整对比度的时候,通过增加颗粒,来给画面增加强硬的感觉;
- 硬派电影中,通常饱和不会很高;
- 日景阳光下,人为将脸部反差拉大,并削弱暗部饱和度;
《比利林恩的中场战事》:
- 还原自然真实
- 反差比一般电影略大
- 接近看电视时候的质感
- 并没有过多对人物肤色进行修饰,更接近真实
《天空上尉与明日世界》:
- 全片加了柔光效果(常规电影不多见);
- 对画面硬度的调整,也是对画面质感的调整
通常调色时候,影片要有统一调性。
请登录以参与评论
现在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