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观察画面的思路和视觉重点。
调光的目的:
- 提升画面品质
- 叙事
1、如何分析画面
- 调性(颜色的组合组成电影的性格)
- 突出主体(视觉中心):人物提亮/暗角处理,人物锐化周边柔化,背景减法(纯色)。
2、局部调色
- 要判断画面重要的是表演还是气氛。如果突出气氛,可能会调暗人物,牺牲表演的细节;
- 一些不必要的细节可以压暗。
3、人物调色
- 眼部:突出人物眼部锐度、亮度等
- 光比:人物脸部的光比
4、次要原色的调整
单独刻画眼神强调表演。

让画面中相对不是很重要的部分体现一些变化,让画面呈现不同的感觉。比如:
真实自然的天空:


刻意压暗的天空,一般不会注意到,但是却传达出一种魔幻感(电影《年轻气盛》里的想象段落)。
5、案例
《我不是潘金莲》里旅馆戏。这个镜头的重点:
- 把白天到黑夜的变化表现出来。
- 在落幅怎样突出人物的表演。

- 台灯和自然光线光比的变化,摄影时已经拍摄了出来,调色阶段要进行强化。
- 落幅时候,窗外有很多颜色,进行减法,保留了蓝绿色。
- 落幅时候气氛的表达:窗外颜色的统一(蓝绿),和室内台灯的黄色;
- 人物的肤色和床单的红色,在黄色灯光中做了统一化处理。
二、光与影——反差与亮度的调节方式
柔和和硬朗是通过反差控制出来的。

1、闪回和想像场景中对于反差的控制
以《烈日灼心》中闪回交代杀人背景段落为例。是通过拉曝高光,把不必要的细节抹掉,辅助鲜亮的颜色来反衬阴暗的悲剧。

影片《降临》中女主接触外星人后对未来的想象,通过调成近乎剪影,把不必要的细节去掉,给观众更多想象。

2、和情绪相关的反差如何控制
《瑞普·凡·温克的新娘》女主经历了双重打击,在一个明媚的下午,对于她来讲是一个非常眩晕的状态,可以通过反差来强化这种感觉。


通过曲线,将肩部的地方做的比较靠上,这样就有一种炫光、呲光的感觉。
下一个场景,女主在奔波之后,找到一家非常小的旅馆,在情绪上由迷茫转变为绝望。这时候的颜色反差也就更大,突出空间的闭塞,辅助偏品的颜色,将情绪烘托到极点。

《降临》中人类进入一级戒备状态,整体气氛进入紧张绝望,看车身部分有比较硬朗的轮廓,也就说明这个镜头拍摄的时候其实是明亮的场景,但后期通过反差,辅助以颜色,重构了现场光线,形成氤氲紧张但氛围。

3、和环境相关的反差如何控制
《十万水急》,为了反应主旨是十分缺水干渴的状态,画面处理成了非常明亮、干燥。

通过降低反差(明亮阳光下的阴影本来应该更暗),然后高光部分也拉曝了(注意车头顶部),这样就形成干燥的感觉。片中人物脸上高光也有过爆,脸上光比很小,很不立体。

《我不是潘金莲》,北京的场景,主要表现冬季明亮、干燥,有强烈疏远感,调色主要将天空提亮。


婺源的场景,南方的潮湿、温润的感觉。调光时将反差做得比较大,中间调靠近lift做了更加扎实的反差表现。

三、配色方案
1、华丽的配色:
例1:《花样年华》,苏丽珍前期旗袍的颜色和环境是协调的,去宾馆找周慕云时候是暗示情欲的红色,赶到时周慕云已经走了,这时候旗袍是绿色,走廊上红色的窗帘和绿色互相映衬。
例2:《美梦成真》童话感、绚丽的色彩。
2、有限颜色的配色:
例1:《三岛由纪夫传》
例2:《飞行家》冷色调强制性变成青色,暖色调强制变为红色。——特艺色。
例3:《雨果》青色。
例4:《逃狱三王》将丛林里茂盛的绿色变成了黄色。


3、有限单一色彩配色:
例1:《辛德勒名单》中的小女孩红衣服。
例2:《罪恶之城》
4、类似色配色:
在色轮上选定一种颜色,在明度、饱和度上做出差异。
例:《英雄》。
5、互补色:
澄青互补色。《疯狂麦克斯·狂暴之路》《金刚狼》
红绿互补色。《迷魂记》
6、三、四色互补配色:
在互补色的基础上增加一个颜色或者两个颜色。形成洒脱、缤纷的色彩基调。
《瑟堡的雨伞》《爱乐之城》。
黑泽明的《乱》、《梦》。
7、霓虹荧光配色:
色相丰富、高明度、高饱和度
《唯神能恕》。
8、粉彩配色:
远离季度的明亮和季度的黑暗,较低明度,较低饱和度。
《布达佩斯大饭店》,很少使用直接色(三原色),多使用二级间色。
《丹麦女孩》,接近灰色、蓝色的色调,并做了消色处理。
9、末日消色配色:
低明度、极低饱和。尽量减少色彩对比,黑暗模糊的感觉。
(霓虹荧光配色,减弱得到粉彩配色,粉彩配色减弱得到末日消色配色)
《寒枝雀静》,罗伊安德森生活三部曲终章。
《末日归途》,尘土的颜色。

四、闪回想象配色方案
闪回想象区别于正片叙事,色彩风格可以更为大胆,依据情绪需求不同,可以允许影调和记忆色有较大出入,比如肤色和天空颜色可以改变。
1、运用色彩处理
完全消色。可以将多次闪回统一成一个影调,对观众的理解可以起到归拢的作用。比如《记忆大师》中不同段落的闪回。
偏冷色系并消色。蓝色、绿色这种偏冷色彩,适合痛苦、悲伤、孤独这些情绪。比如《重返二十岁》,冷绿色表现年轻时候(闪回)的不易。

《催眠大师》,讲述童年时候被双亲遗弃放到孤儿院,整体偏冷,暗部染了一些品色。

女主角处于虚拟场景中,肤色和记忆色有较大区别。


偏冷色但不消色。《绝世高手》中小时候场景处理成冷绿色,但是未经过消色。
偏暖色系。黄色、红色、品色,用于正面情绪。例如《暮光之城》,脑中想象场景的展开:

2、特效增强气氛
特效指的是glow、径向模糊等,有些调光完成,有些视效软件制作。


请登录以参与评论
现在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