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我们知道,大多数的锐化都是边缘锐化,其中主要的就是提升边缘的对比度,在一些素材不是很好的情况下,我们用达芬奇的锐化直接锐化,容易出现一些杂色,特别是在边缘附近。而且,这种锐化如果数量小,没达到理想效果,数量一大,又容易让边缘过度生硬。
那么,有没有办法解决?
首先从杂色问题入手。
如果会PS商业人像精修,那一定接触过高低频磨皮。其原理是把纹理和质感通过高频层保留和调整,把颜色信息通过低频层进行保留和调整。在处理视频锐化时候,可不可以在锐化时候把颜色信息排除出去,让锐化不影响到颜色?
Homeboy Studio的“教你一招”有一个办法:将色彩空间转换为LAB,通过分离器分成L节点(明度通道),A节点(红绿通道),B节点(黄绿通道)。颜色信息都在A分量和B分量中,我们有一个L分量可以得到保留纹理的灰度图。这样,我们就只锐化L分量的节点就可以了。

具体操作就是:新建节点,拖入Color Space Transform(色彩空间转换),把输出色彩空间改为Lab(CIE)。

这时候画面看起来比较奇怪,因为达芬奇的监视器用的是RGB,所以我们要把色彩空间转回来:再新建一个节点,拖入Color Space Transform,这里只需要把输入色彩空间改为Lab(CIE)就可以了。

接下来,回到转换为La色彩空间的节点,分离通道。然后就在L通道进行锐化就可以了。
为了更精确控制,也就是为了边缘和周围的过度自然,我们需要对不同区域进行不同程度对锐化,甚至柔化。
这里就用到另外一个open vfx了——Contrast Pop(突出反差)。

来看一下它的设置。

会使用PS里的USM锐化工具的,这几个选项都很好理解。
细节数量就是提升对比度,数值越大(最大到1),对比度细节增加越多。数值调小,就是柔化,相当于磨皮效果。(这种分离LAB的方式也可以用来磨皮)
细节大小就是控制细节数量的效果。
地区阈值和高区阈值,可以控制范围。为了精细控制,主要就是利用这个选项。
柔化就是控制细节边缘与周围的融合程度,可以让一些边缘过度更自然。
怎样操作呢?
为了方便观察,可以先把Detail Amount的值调大(可以调到1)。
然后调大Detail Size。
调整Low Threshold 和High Threshold,来选择需要突出反差的范围。需要不断尝试,将画面中边缘所在区域的范围找出来。
然后调小Detail Size到合适程度,再调小Detail Amount到合适程度。
再新建一个节点,调整高区阈值和低区阈值,来调整其他范围到不同的反差效果。

上图是未锐化的原图。我们通过高区阈值和地区阈值的控制,将将花蕊最中心蕊头位置锐化,另外将蕊丝也单独控制其反差达成锐化。

下图是直接使用锐化窗口锐化的。蕊头很难将其纹理细节表现出来,调大锐化值,当蕊头有细节的时候,蕊丝又锐化过度了。

不同范围有不同程度的反差,也会让边缘更突出。但是这种方法没有把边缘处理的很好。可以在添加了Contrast Pop的节点前添加一个节点,用达芬奇的锐化窗口调整锐化值。
另外还可以利用添加一个节点,添加Sharpen Edges来强化边缘。比如这里的图,蕊头强化蕊头上的高光和纹理。蕊丝上的花粉强调出来。

下图是未锐化的原图:

但是这种方法也有弊病,那就是Contrast Pop突出反差提高了整个画面的对比度,让一些不需要锐化的地方,比如焦外,也提升了反差,变得难看。

所以我在这里新建一个节点,用遮罩把花的部分,也就是需要锐化的部分单独选出来,这个画面中微风吹拂,花朵在摇曳,并且镜头也有运动,所以需要跟踪。
然后把跟踪得到的Alpha通道连给锐化的节点,将不需要锐化的部分排除出去。


请登录以参与评论
现在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