聊文學要從神話開始談論起。
昆德拉在《被背叛的遺囑》裡提到托瑪斯·曼“往昔之井”的說法:
我們以為在想,我們以為在做,而實際上只是另一個或另一些東西在替我們想與做:遠古的習慣,變成了神話的原型,經過一代又一代的延續,獲得一種巨大的引誘力,從往昔之井遙控著我們。
這當然不是關於神話的論述,但是這個說法本身卻讓我著迷。遠古先民在叢林裡面對危機的應激反應,像木偶的提線一樣,讓幾千年後的某個人做出同樣的反應。要了解今天人們的行為,總能在神話裡找到蛛絲馬跡。探究神話,可以撥開幾千年的道德和倫理的迷障,看一眼人性的本初。
雖然現今流傳於世的神話,歷經後世的修改,難以窺看最初的面貌。
印度的神話我不是很了解,不去說它。古希臘神話是系統的,中國的神話是零碎的。然古希臘和中國的神話,我認為最大的區別在于:
希臘神話是使神變成人,中國神話是使人變成神。
因而希臘神話到如今依舊健康活潑,中國神話已經死了很久。
要找中國的神話,可以去看《山海經》、《淮南子》、《楚辭》、《太平御覽》、《搜神記》等等,還有很多書裡都零星散亂記載了一些,很難成為一個神話“世界”。集中神話最多的,應該要數《山海經》。
《山海經》其實是一本很有趣的書,我不是學者,訓詁、考據統統與我無關。所以我讀《山海經》,就讀它的胡言亂語、奇思妙想。
然而每每字裡行間,讓我悚然而驚。希臘神話浪漫多情,而中國神話卻等級分明。
洪水滔天,鯀竊帝之息壤以堙洪水,不待帝命;帝令祝融殺鯀于羽郊。鯀腹生禹,帝乃令禹卒布土以定九州。
《山海經海內經》)
息壤是一種神土,可以自己生長不息,至於無窮,所以能夠堵塞洪水。鯀見天下洪水泛濫,於是偷竊了天帝的息壤,沒有遵從天帝的命令,於是天帝讓火神祝融將鯀殺死在羽山之郊。鯀遺體的肚子破開,禹從裡面走了出來。天帝後來命令禹整治國土治理洪水,並最終劃定了九州的疆域。
鯀沒有等待天帝的命令,擅自治水,便獲罪被殺。禹同樣是治水,但因是遵帝命行事,因而成聖。父凶子聖,後世鄙鯀而尊禹,是政治的主導,亦或是人性的卑劣?不知也。
普羅米修斯(Prometheus),意為Forethought,前思,先知。其弟為厄庇墨透斯(Epimetheus),意為Afterthought,後思。
普羅米修斯兄弟創造了人類,最高神宙斯(Zeus)要求人類敬奉他,普羅米修斯為人類辯護觸犯了宙斯,宙斯拒絕給予人類火種,普羅米修斯進入奧林匹斯山偷得火種送給人類。宙斯懲罰普羅米修斯,用一根永遠不能掙斷得鐵鍊,將他綁在高加索山上,白天被鷹啄,夜晚自愈,週而復始。
英語中有一個單詞:Promethean,意為doing things in an individual and original way and showing no respect for authority and rules,不具權威,勇於開創。普羅米修斯是偉大的殉難者,為人類福祉而反抗最高天神。
鯀與普羅米修斯,竊神之物,為人謀福。
但在西方文化裡,普羅米修斯得到尊重。中國文化裡,鯀,大多數人都只知其為禹父,有描述的地方,多為一罪人。
就這一點,也可見中國神話的等級森嚴。尊帝命者昌,違帝命者亡。
屈原為鯀報不平:
鴟龜曳銜,鮌何聽焉?順欲成功,帝何刑焉?
《楚辭天问》
鮌,鯀的另一寫法。為什麼鯀要依照鴟龜牽引相銜接的樣子去防洪水呢?順眾民之欲成就偉業,為什麼天帝要懲罰他?
天问裡這幾句話的解讀有很多種觀點,但屈子為鯀而不平,當無疑義。
永遏在羽山,夫何三年不施?伯禹腹鮌,夫何以變化?
《楚辭天问》
永遠把鯀禁錮(遏)在羽山,為什麼三年不施刑呢?禹是鯀所生,鯀是罪人,禹是聖人,不知是怎樣使禹的氣質有所變化?
屈子是在問,也是在對鯀罪人、凶人的身分質疑。
鯀是一個悲劇人物,不待帝命,竊息壤治水,被殺後生禹,繼續治水。天帝不公,但屈子問過之後,幾千年鮮有人再問。
我們將面對一種我們稱之為模仿或者繼承的現象,亦即一種生活概念,它認為每個人的使命就在于讓某些已有的形式、某些由前輩人建立的神話模式復活,並使他們得以再生。—— 托馬斯·曼
遠古的神話,亦存活在當下。我們面對當下問題作出的抉擇,有著先民的影子。
違背統治者意願,哪怕是為生民謀福,死了也是該死。順從統治者意願,識時務者,方為英雄。
中國人自然聰明。沒說環保時候,自然不去揭露污染;沒說反腐時,當然不去寫小說拍電視劇批貪官??
精衛、夸父,中國神話裡不缺少反抗精神。然而中國人反天、反自然、反時代、反命運,卻少一些反權威。不是沒有,只是少。
大家都願當禹,沒人願成為鯀或者普羅米修斯。
请登录以参与评论
现在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