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故事的手艺人 讲故事的手艺人
  • 创作向
    • 写作
      • 非虚构
      • 剧本
      • 小说
      • 文言
      • 读书
      • 随笔
    • 拍摄
      • 纪录片
      • 设计
      • 视频
      • 摄影
  • 策划向
    • 策划资料
    • 创意之道
    • 短视频研究
  • 技术向
    • AI
    • 前期拍摄
    • 后期制作
    • 原创教程
    • 影像实验
    • 影像设备
    • 穿越机
  • 艺术向
    • 研究学习
    • 大师镜头
    • 电影赏析
    • 视频论文
    • 经验总结
  • 注册
  • 登录
首页 › 折腾 › 穿越机 › 穿越机入坑日志(1)

穿越机入坑日志(1)

向安宇
2020-08-08 10:45:46穿越机阅读 2,108

穿越机这个东西,入门的门槛还是很高的,从去年接触穿越机到此时写下这篇文章,我依然在门外。但我想将整个入门的过程记录下来,高手绕行,正在入门的新手不妨看一看。

一、为什么要入坑?

我想,这是首要的问题:问什么要入坑?

一个目的:航拍。

最早接触到穿越机,是因为一个日本短片。

B站播放地址(备用)

当时被这波炫酷的操作震惊到,于是各种搜索查询,最后才知道,原来这个是穿越机拍摄的。

但那时,除了惊叹,并没有打算入坑,直到后来在YouTube上看到各路大神都开始玩穿越机,就开始意动了。再后来,看过Kold的《My Best Drone Clips 2019》,便下定决心:入坑。

B站播放地址(备用)

二、怎样入坑?

决定了入坑,接下来的问题是:怎样入坑?

2.1、5iMx扒帖子,各种新手教程走起来。

但是,个人觉得,并没啥用。学习这件事情,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但是兴趣,是需要经营的。不是说你有不可磨灭的兴趣,然后全情投入一往如前就能够学习到底的。能够这样当然好,但是这是理想情况。厌倦是人的天性,如果决心要做一件事情,有了兴趣之后,怎样不断的激发出兴趣,怎样度过枯燥的学习阶段,怎样在不断的挫败中恢复,就需要不断去调整学习的方法。

一边在YouTube和小破站刷穿越机大神的航拍作品来激励自己,一边枯燥的扒帖子。入门的帖子很少有系统的,即使有系统的帖子,进入的方向也可能让人望而却步。

飞穿越机,第一步就是攒一架飞机。于是很多教程上来就是各种电调、各种飞控、各种电机,然后各种协议、各种接口……总之,头昏眼花。

真要按这种流程入坑,从买配件等快递,到可能买错配件重新买,到焊接,到可能焊坏元件、接错线烧坏元件,然后重新买配件继续等快递,重新装机,磕磕碰碰装好,很可能几个月过去了,然后解锁起飞,5秒内炸机,接着重新买配件重新等快递重新焊接,再飞,再炸……这一圈下来,很多想入门的人,就该咸鱼挂FPV眼镜和遥控器退坑了。有这样的毅力,能坚持住真心不容易。反正,我不行。

所以我不是从这里开始的。我是先买套机,先飞。

逛论坛,需要在大量无用信息中筛选出有用信息,如果有问题,发帖子问,5imx虽然氛围不错,但是想有真正懂的人即使回答是不现实的。如果是闲得慌,我可能愿意花费这个时间,但是我并不喜欢这种效率低下的方式。

2.2、买买买,不断骚扰客服。

有技术的人,不会一天到晚闲的蛋疼在论坛上守着回答新手问题的,真有技术凭什么不拿技术换钱?

真决心入坑了,穿越机迟早要买,干嘛不先买?

买了的好处就是,不断问客服。卖家是有技术支持的,而且航模类的店家,一般会有交流群,也可以问问题。很多在网上苦苦搜不到的答案,问下客服,分分钟解决。

穿越机入坑日志(1)-讲故事的手艺人

2.3、模拟器不过瘾,还得去炸机。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学游泳不能在岸上,学穿越机不能在电脑上。

我看到有的网上教程说,想入坑,就下个模拟器玩一玩,觉得能坚持下去再买真机。要真这样,干脆别玩了。

不是说模拟器不需要,但是不先飞一飞真机,玩模拟器跟玩电脑游戏有啥区别?就我来说,早过了沉迷电脑游戏的阶段了。

一开始遥控器收到货以后,我也兴致勃勃下了一个DRL,玩了一两回就放弃了,就是个电脑游戏啊!

穿越机入坑日志(1)-讲故事的手艺人

当然,先玩模拟器,在电脑上炸机没有成本,这样能减少学习成本。但是,穿越机这东西,入门就是有这一项学习成本的,省不下来。

先玩一玩模拟器然后上真机,可以。但是上真机后,你会发现完全不是那么回事。

先说模拟器,确实好的模拟器能够模拟很多真实情况,但是依旧和上真机有很大差别。我只玩过DRL和Liftoff两个模拟器,DRL像电脑游戏更多一些,Liftoff更像个模拟器,所以推荐Liftoff。但是Liftoff也没有真机的滤波啥的,也不会有动力输出不稳定啥的,好像也没有电池随着放电输出越来越低啥的,也没有飞着飞着旁边吹来一阵妖风啥的……总之,玩好模拟器,上真机之后该炸还是得炸。

我没那个耐心一上来就攒飞机,我一个烙铁都不大会用的人,上来就组装,那些写新手教程的人,是有多看得起新手?

所以我先买了别人装好的套机。买的是练习机,机架厚实便宜,飞控电机之类也是相对性价比高的,电池也是C数低的,要的不是暴力,要的是便宜,耐炸,维修成本低。

穿越机论坛上也是有鄙视链的,买套机是被看不起的。但是我还是要先买套机,先买一架别人装好的,看看别人是怎么装的。你学习游泳,不是一上来就直接往水里跳吧,你总要先观察一下别人是怎么划拉的吧?

至于学装机,等这架飞机炸上几次,维修几回,就自然学会了。干嘛傻乎乎买一堆零件回来对着干瞪眼?

2.4、啥也别说,先炸一架。

反正炸机是学习的必经过程,反正要通过维修来学装机,那就先炸一架飞机好了。

上电,解锁,推油门,割草……毫无意外,我不是天赋异禀的飞手,成为割草工人是必经之道。

我看有的没玩过无人机和穿越机的人,第一次上手穿越机挺快的,但是我飞了好些年早期的多轴,又飞了好些年无人机,早形成了一些肌肉记忆,改飞穿越机还真得慢慢适应一下。

大概在2014年,在一家公司上班,因为公司的航拍接触到六轴。那时候用的是DJI的悟空和哪吒飞控,多数时候飞的是“自动模式”,有气压计、指南针、GPS等介入到飞控的计算中来。现在想起来,那时候的“手动模式”、或者“姿态模式”,其实相当于现在穿越机的自稳模式,加速计会参与到计算中。而且,飞六轴时候,油门能够很清晰找到一个悬停的点,同时打俯仰或者横滚改变飞行姿态时,飞控会自动加大输出以保持浮力,所以,飞控完成了很多的计算。那时候用的是美国手遥控,基本左手控制上升下降以及方向,右手控制前进后退左移右移,很傻瓜的操作。

之后DJI开始了高度集成化的整机之路,悟、精灵、御,遥控里左手则直接成为了默认回中,而且飞机起飞后不操作就悬停,打杆就更傻瓜了。以前的飞控是没有“刹车”的,想要减速停下来,就必须反方向打杆,在空中遇到障碍、气流等各种状况,很考验飞手的判断力。但到了精灵这类无人机,遇到状况,实在不行双手松开,交给无人机自己去悬停、避障或返航。甚至,可以飞行途中把控丢一边让飞机自己完成拍摄,不得不说,这才叫无人机,没有人操作时能够自动飞行并完成任务。

穿越机不属于无人机,因为离开了人的操作,它啥也干不了。穿越机抛弃了气压计、指南针、GPS、手动模式连加速计也抛弃了,更没有无人机的视觉定位、超声波定位、红外定位,总之,放弃了一切传感器,一切交给飞手操控。

电池电压不一样时候,放电效率不一样,无人机能够自动控制输出动力,DJI飞个30分钟,刚起飞时候和飞了20多分钟的时候,打杆的手感几乎没有差别。穿越机一般就飞三四分钟,刚起飞一点点油门就弹出去了,飞着飞着可能打满油门才能保证不往下掉。DJI的无人机能够做到动力输出的平均,我的理解是,DJI一开始就限定了动力输出,比如Mavic Air 2能够飞行34分钟,而最大水平飞行速度运动挡能到68km/h左右,普通挡40km/h左右,暴力打杆也不会暴力飞行。

而穿越机,现在据说有人飞到268km/h,即便不是6s竞速机,4s的花飞机,暴力程度也远超无人机。

所以,对我这种纯粹的新手,动力输出不平均不是问题,问题在于穿越机动力输出太暴力。轻推油门,升空又不能悬停,一起来就飘了十几米,根本反应不过来就割草了。

2.5、弄个空心杯,熟悉油门。

以前在包头呆过一段时间,那边的航模很发达,街上很多的航模店。那边飞友太幸福了,草原啊,天然的飞场,想怎么飞怎么飞。我去年在宜昌武汉两地方跑,在宜昌不用说,城市四面都是高山、峡谷,都是那种炸机不用捡的环境,宜昌dji的店子倒是有,纯粹的航模店,至少我不知道有,身边也没有玩穿越机的人。武汉航模倒是发达一些,但是武汉太大,跑郊区找飞场,路上时间就要花费不少,新手对飞机的控制力太差,小场地不敢飞,于是一直没到户外飞过。

要怪就怪我一开始买的练习机是5寸机,看到网上有人吊着猪肉用5寸机飞去撞,那真是名副其实的绞肉机。于是我开始找最弱、也最安全的空心杯。

穿越机入坑日志(1)-讲故事的手艺人

整了一套,过年带回老家农村,虽然飞场环境不理想,但是不怕伤人。原本预计回去四五天的,结果疫情影像在家呆了两个多月。这个小空心杯,动力太小,户外飞行风一吹就飘了,玩了几天,架子就炸坏了。

配件没法买,于是自己拿竹子绑了一个机架,继续飞。

穿越机入坑日志(1)-讲故事的手艺人

这样的空心杯穿越机,最容易坏的,也就是机架、桨叶、电机了,再就是电池,这架机子没有osd,不知道电池电压,飞坏了好多电池。

空心杯穿越机的好处就是:炸机成本低,场地没有限制。

机架很软,动力又不大,室内飞一般都炸不坏,万一炸坏了,也就十来块钱。5寸机就要几十几百的修了。

然后室内,操场,车库,随便飞,装不坏东西,伤不了人。不用特别腾出一天时间到郊区找飞场飞,空心杯声音小不扰民,晚上在客厅、卧室,都可以搞起来。

三、怎样练习?

3.1、怎样拿遥控器?

飞无人机,不需要纠结拿遥控器的手法,拿脚飞都没有问题。但是穿越机就不一样了,打杆要暴力的多,同时又要精细的多。

拿遥控器的手法,我一开始还纠结过一段时间。YouTube上的大神,怎么样拿控的都有。

有单指的,就是拇指按到杆的顶端。

有捏指的,拇指和食指捏着摇杆。我之前飞无人机的时候,蛮多时候都是这样捏着的。

有拇指按着,然后食指打辅助的。食指主要是定位、限位,以满足精细的打杆。

打杆这件事,真的是自己怎么舒服怎么来。我目前是双指单指切换着来,精细打杆就是拇指按住食指定位,暴力打杆就是拇指,不管怎样打杆,只要保证没有虚位就行,就是摇杆的一圈360度,无论什么位置都能瞬间打过去。

双指打杆的时候,掌心不能太贴着遥控器。书法里执笔,有种说法是掌心能够放一个鸡蛋,效果就是指头动作的范围更大,双指打杆也是这样,小指和无名指固定遥控器,掌心位置尽量留出来。

另外就是很多人习惯用挂带把遥控器挂脖子上,我还试过用那种平衡重心的东西,但是一直是怎么挂怎么不舒服。现在很多人都是坐着飞,遥控器放腿上,这样其实最舒服,但是站着手拿遥控器我觉得也还好,我手指长,拿得也舒服。当然,这都是个人习惯,无所谓的事情,只要遥控器能够保持稳定就可以了。

这些小问题,也只有新手在初期担心养成不好的习惯,影像以后的操作,才会去纠结。其实只要多飞几次,多练习,双指还是单指,挂着还是拿着,都无所谓。

3.2、手动还是自稳?

在网上问那些已经入了门的飞手,都会说练自稳没有意义,要直接练习手动。

这话没毛病,玩穿越机,自稳确实没啥好飞的。但是,我个人觉得,自稳不要花时间练习,但新手就要把自稳当成洪水猛兽坚决不碰。

说什么哪怕手动初期入门很艰难,但是后面一定要玩手动,所以必须直接从手动开始。这就如同跟婴儿说:你后面反正要吃米饭的,所以现在就别喝奶了,直接吃米饭吧。

自稳还是可以飞一飞的,对于新手来说,首要的是得飞起来。

一是上文提到的兴趣问题。折腾半天,飞都飞不起来,还有啥兴趣继续支撑着走下去?更别扯那些什么兴趣丧失是抗打击能力不行的话,好的老师在于能够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好的学生在于能够把自身的兴趣好好经营,在于能够不断的实现小目标来激励自己。飞起来,就是第一个小目标。

二是自稳能够把油门单独拎出来感受下。飞自稳时候不用太多关注飞机的姿态,只需要专注在油门上,试一试满油门,试一试飞机在空中时候把油门撸到零,试一试暴力的加减油门,总之,感受一下穿越机和无人机不一样的油门手感,感受一下没有传感器介入之后油门是什么样子。

等油门找到手感以后,就可以开始切手动了。

初期练习时候,第三人称飞手动很难,也没啥意义。靠目视很难掌握飞机在空中的姿态变化。练习手动一定要FPV,通过图传传递到眼镜的画面,能够掌握和了解飞机的姿态,更好的去控制。

3.4、模拟器和真机换着来

空心杯穿越机是最便宜的,小无刷也可以试一试,动力要更足一些。飞一飞真机找找真机的感觉。但是练习还是要借助模拟器。

模拟器的练习,从控高、飞直线开始,练习转弯、掉头、环绕、8字等等由易到难一步步来。

这一步需要在网上找找教程,有不错的教程,会把这些练习项目的顺序排列的很科学,并且会告诉你应该在模拟器上哪个地图上练习哪个项目,这比自己摸索效率高多了。

教程推荐:小破站up主“百分比矿泉水”。

撸完模拟器,继续飞真机,炸机了就维修,感觉对飞控、图传、接收器、电调等等的理解差不多了,焊接的手艺也差不多了,就开始试着装一台机器。

这样反复,差不多就入门了。

四、总结

最后,依着我的经验来总结下穿越机入门的一般流程:

  1. 找大神视频激发兴趣,后面不定期都要看一看,认清目标的同时保持兴趣不衰退;
  2. 翻一翻论坛帖子,不需要深入,简单了解下就行;
  3. 找架穿越机试一试,可以买一套便宜的空心杯穿越机,即使退坑损失也不大;
  4. 找一找网上的教程,跟着教程在模拟器上由易到难练习;
  5. 飞真机,维修的过程学习装机,差不多了也可以试着装一台飞机;
  6. 回到模拟器练习,然后真机上体验模拟器上的练习项目,接着再回去撸模拟器,再飞真机,如此反复。

反复在模拟器和真机间练习,空心杯飞不过瘾了,就上小无刷,牙签机,3寸函道机,5寸机,4S不过瘾了就6S,一步步来。

穿越机
赞赏 赞(1) 收藏(0)
本文系作者 @向安宇 原创发布在 讲故事的手艺人。未经许可,禁止转载。
虚焦的紧张:怎样拍绑架
上一篇
哪边的年味2020
下一篇

请登录以参与评论

现在登录
暂无评论
标签
720全景 ACES AE AE案例 AE表达式 Anyu翻译 CSC电影学院 fusion Hackintosh MG动画 ps教程 vlog wordpress 创意方法 剪辑 字幕 帧影帧画 抖音 摄影 文案 混剪 混音 灯光 看电影 磨皮 穿越机 纪录片 编剧 美术 美食 論語 调度 调色 达芬奇 重讀文學史 青玉记
穿越机入坑日志(2)
2020-08-21 14:09:57
2,063 0 0
穿越机/空心杯FPV,肥鲨HDO的DVR记录
2020-04-30 17:06:00
718 0 0
检根破竹子,做个空心杯/穿越机
2020-02-14 20:31:10
1,514 0 0
DJI大疆FPV眼镜的升级改造
2019-11-29 20:41:39
3,150 0 0
1
  • 1
  • 0
关于我:

想要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看万部电影。当过人民教师,做过策划师,入行影视做剪辑、导演。艺术是目的,技术是支撑,不断钻研,积聚梦想,同时分享干货。

推荐栏目:
视频论文 原创教程 后期制作 非虚构 照片 视频
特色专题:
专题汇总 宜看一侃 帧影帧画 美食摄影 重读文学史 青玉记
Copyright © 2016-2025 讲故事的手艺人. 鄂ICP备16005400号-1 鄂公网安备42050602000017号
  • 创作向
    • 写作
    • 拍摄
  • 策划向
    • 策划资料
    • 创意之道
    • 短视频研究
  • 技术向
    • AI
    • 前期拍摄
    • 后期制作
    • 原创教程
    • 影像实验
    • 影像设备
    • 穿越机
  • 艺术向
    • 研究学习
    • 大师镜头
    • 电影赏析
    • 视频论文
    • 经验总结
# 剪辑 # # 转场 # # 纪录片 #
向安宇
痴迷文字,醉心影像
420
文章
5
评论
325
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