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cademy Color Encoding System 学院色彩编码系统
可以应用到电影制作的各个环节,目的是建立标准让电影更加工业化。
电影制作的什么环节需要色彩管理?

视效环节,拿到的dpx/exr文件,进入视效软件,如nuke里的color space工具,进行进一步色彩空间的转换,通常的转换方式没有改变色域,只是把gamma改变为1,所有的合成制作其实全都是要让计算机在一个线性的环境下完成。在视效制作的过程中通常我们看到的画面并不是线性画面,是因为在viewer节点上面选择里lut,在nuke下默认的是sRGB,我们也可以用其他lut管理方式来进行一个监看,要输出的时候还是要用同样的Color Space工具对整个色彩工具进行一个反向转换。
比如输入的时候是ARRI LogC in ,Linear out ,输出时候就要变成Linear in ,然后ARRI LogC out。这样在输出之后就完成的是视效环节的原进原出。
色彩管理面临一些挑战:
LUT色彩管理:数量太多、精度不够、不可逆
用LUT把P3转换为709,再把709转换为P3,相当于把一个照片画成肖像画,然后通过肖像画去还原照片。
DI系统色彩管理:封闭的色彩管理系统,与其他环节对接有所欠缺
达芬奇的色彩管理不能拿到VFX中去用,我们希望的是所有电影制作环节中都保持在同一个标准下。
色彩管理不同步的情况,在一些大型项目之中会带来麻烦。举个例子:在视效跟DI做素材交接的时候经常会出现问题。比如:VFX环节有一些三维渲染的素材,三维渲染的灯光虽然是以实际拍摄的素材作为参照,但是渲染出来的数值可能会出现超色域的情况,有些时候是超出来色域,有些时候是超出了亮度。这种情况下如果DI环节用传统的色彩空间去调,这种超色域的问题在DI环节处理就会有麻烦。
如果把VFX和DI都统一在同一个色彩空间,并且这个空间也足够大,就能同时解决一些问题。
ACES色彩管理:

DIT环节ACES流程:
不同的摄影机厂商都已经为ACES标准提供了不同的IDT。这个IDT可以理解成一个输入的色彩转换方式,通过IDT转换到ACES proxy色彩空间下,通过这个色彩空间把不同机型的色彩偏差都已经做了统一,并且在这个基础上进行调色会非常方便,然后通过统一的ODT转换到所要显示的设备上。
DI环节ACES流程:
不同的素材(比如.ari、.r3d、.dpx),通过IDT把所有色彩转换到一个ACEScc的工作空间中,在这个空间下调色,最终通过ODT转换到放映设备上。
VFX环节的ACES流程:
拿到不同素材(.dpx、.exr),通过视效环节的ACES工具,比如sony推出的OCIO,或者其他的第三方工具,转换到ACEScg色彩空间下来进行制作。同时,监看也用OCIO(或其他)转换成我们需要的sRGB或者Rec.709,最终在输出的时候还是会转换回之前拿到的素材的色彩空间。

首先,ACES是一个足够大的工作空间,可以把现在所有会用到的空间几乎都包含于其内,其中ACES AP0的范围已经超过来可见光谱。
- IDT:Input Device Transform输入设备转换
- ODT:Output Device Transform输出设备转换
- RRT:Reference Rendering Transform参考渲染变换(Display Rendering Transform)
IDT并不是一个色彩空间或者一个工具,本质上是一个公式,能够帮助我们把对应输入设备的色彩空间转换到ACES的色彩空间下。而ODT就是用来输出的色彩转换。
RRT的作用是与ODT配合来进行画面的输出。所有要将ACES的色彩空间转换为非ACES色彩空间,都需要有RRT的参与,但是因为涉及到的转换流程并不是很好理解,所以官方希望弱化和隐藏这一概念。在新的ACES标准中,官方已经把RRT和ODT两个合在一起。
RRT会影响画面所呈现出的风貌,比如在Baselight中有很多RRT可供选择,其中有ACES官方提供的0.7版本的RRT,还有1.0版本的RRT,还有ARRI推出的Photomatix RRT。如果用了ARRI官方的RRT则呈现的是ARRI本身的色彩质感和风貌。(在Baselight中把RRT叫做DRT,Display Rendering Transform)
AP0和AP1分别是ACES的0#基色和1#基色的两个不同色域。
AP0在使用过程中的色彩空间的名字是叫做ACES 2065-1,它是SMPT推出的ST2065-1的标准下所定义的色彩空间,这个色彩空间是在ACES 0.7版本的时候推出的,在这个色彩空间下Gamma定义为1,是一个纯粹线性的色彩空间,主要是为了计算机数据处理的方便。但是却给调色师带来了困扰,因为调色师已经习惯了在log的感觉下进行调色,人眼感知的也是一个log的感觉,所以在ACES的1.0版本,又推出了一个新的色域叫ACES AP1。
ACES AP1比UHD标准色域Rec.2020还要再稍微大一些,在同一个色域下我们也定义了不同的色彩空间,分别是ACES cc,ACES cg ,还有ACES cct和ACES proxy。这四个不同的色彩空间有不同的应用场合,比如ACES cc 是为了调色专门设计的一个Gamma为log的色彩空间;ACES cg则是一个纯粹linear给视效用来制作的色彩空间;ACES cct则是对ACES cc的一个改良,在Gamma曲线的趾部做一些修正;ACES proxy也是一个gamma为log的色彩空间,但其所有计算是基于整数型而不是浮点型,是专门为了视频信号而设计的。
ACES全流程(以一个视效项目为例):

- 拍摄现场会进行调色,而调色的最终监看色域是一个Rec.709,如果有HDR的监视器可能是一个Rec.2020的色域。
- 现场调色中使用的是ACES proxy的调色数据,通过一个.cdl文件可以再给回到调色部门。
- 调色部门先要对所有素材做一个Neutral Grade基础校色,把同一场不同机器拍的视效镜头进行一个色彩平衡,最终输出成ACES 2065-1的色域,以这个最大的色域来进行中转,把这个.exr文件分发给视效公司。
- 视效公司的合成部门进行视效环节的ACES的色彩管理,视效环节中会把ACES 2065-1转换到ACES cg来进行制作。ACES 2065-1虽然也是linear色彩空间,但是因为范围过大,有存在负值的地方,负值会对视效制作带来很多影响。
- 在制作到一定阶段,视效部门会提交一部分的视频小样(.mov)给到剪辑部门,由剪辑部门更新时间线,配合导演或者视效指导来进行一些视效镜头的审查。
- 当所有镜头都通过了审查,按照剪辑的流程把相关的小样.mov和edl、aef或者xml文件提交给DI,由DI回套原始素材和视效提交的相关exr素材。
- 然后调色部门在ACES cc色彩空间下进行调色。
- 最终根据需要输出不同的物料和母版,比如数字发行母版所要的CIE XYZ色彩空间,tif格式。
亮度映射:
Timeline to Output Tone Mapping时间线到输出色彩映射,有些情况下,如输入ARRI logc ,输出rec.709,不做输出映射,与用LUT来进行转换的色调是不一致的,主要表现在亮度上。只有选择了亮度映射,才能有一个正确的状态。

如果选择了luminance mapping,则Max. Timeline Luminance变成可选,这是为了方便HDR流程,可以在400nits和1000nits等监视器上调色。默认是100nits,跟现在通常SDR的调色环节中的亮度是保持一致的。
ACES在达芬奇下的应用:
将达芬奇色彩科学改为ACES cc。
ACES版本的选择,ACES 1.0.3是ACES官方标准里面的版本,在达芬奇里意味着整个色彩引擎的版本,也意味着RT的版本,达芬奇所选用的一直是官方所默认的ACES RT。
设置IDT 、 ODT。
RED的IDT已经被集成到了ACES系统里,所有RED的原始素材都是读取metadata。
达芬奇里要使用2065-1,不设置输入就行。
请登录以参与评论
现在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