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故事的手艺人 讲故事的手艺人
  • 创作向
    • 写作
      • 非虚构
      • 剧本
      • 小说
      • 文言
      • 读书
      • 随笔
    • 拍摄
      • 纪录片
      • 设计
      • 视频
      • 摄影
  • 策划向
    • 策划资料
    • 创意之道
    • 短视频研究
  • 技术向
    • AI
    • 前期拍摄
    • 后期制作
    • 原创教程
    • 影像实验
    • 影像设备
    • 穿越机
  • 艺术向
    • 研究学习
    • 大师镜头
    • 电影赏析
    • 视频论文
    • 经验总结
  • 注册
  • 登录
首页 › 创作向 › 写作 › 随笔 › 作为一个每年花掉几万买课的人,来聊聊学习这事儿

作为一个每年花掉几万买课的人,来聊聊学习这事儿

向安宇
2019-11-05 15:02:08随笔阅读 1,560

今年早些时候,我哥跟我说了一句话:知识不值钱,系统化的知识才值钱。

深以为然也。

几度易职,进入影视这个行当,也7年了。朋友看到我在做片子的时候,问我这些都是哪里学的。是啊,哪里学的呢?以前公司的同事,翻墙的课程,破解的课程,购买的课程……就算不能脱产,但在这个知识付费时代,还是有很多渠道可以买到课的。

但其实,真正能够学到生存技能的,只有一个渠道:甲方。

如果摄影只是兴趣,拍片只是爱好,当然任凭自己喜好就可以。可是作为需要卖出去并养活自己的技能,只有一个学习途径,就是跟着甲方学习。甲方的高度,其实也能决定你技能的高度、知识的层次。东西好不好,别人愿不愿意从兜里掏钱买,就是最直接的反应。

可是要想接触更高端的客户,就需要不断更新自己的知识和能力了。学习,项目实践,再学习,再过得更好的实践机会,这是一个良性循环。

进入一个高端的项目,不容易,各有机缘和渠道。学习也不容易。

这个年代,知识真的越来越便宜了。通过互联网,几乎可以找到一切知识。youtube有很多很好的教程,国内好多人搬运都能发家致富。还有很多网络卖的课程,加密的,在线的,都有。甚至还有很多课程的二道贩子,几千的课程几块钱就卖掉了。还有免费分享的。(作为本身就是靠著作权吃饭的人,还是要尽量尊重知识产权的)

但是这些教程,学着学着,就会发现一个问题,学是学了,可是都是别人的。

一个问题是:教课的人,自己懂,但是不懂怎样让别人懂。

教学,这是一个专业的事情。毕竟还有《教育学》这个门类不是吗?毕竟很多大学老师都不懂怎么教学生(我大学时的导师就经常吐槽这点)不是吗?毕竟还有师范类专业不是吗?

以其昏昏使人昭昭,自然不行。但自己“昭昭”,要让别人“昭昭”那也不容易。至少也要学过教育学、心理学对吧?还有,有没有站过讲台?有没有一线的教学经验?有没有教研的能力?有没有认真备过课?有没有同样一堂课上几十遍反复打磨?有没有一堂课有几十个同行来听课并指正?有没有一堂课连讲课时候的体态都要认真思考?有没有一堂课连每一句话的语气都要被反复挑剔?有没有反复改进教学的流程和方法?有没有用不同的教学方法教学并检验成果?

有过听网课经验的人就知道,很多网课都是听得让人昏昏欲睡的。需要依靠自己对行业的强大兴趣来对抗这种“昏昏欲睡”。因为很多老师有专业的能力,但没有教学的能力。

另一个问题是:零零散散的学,学了等于没学。

前阵子我看到网上有科班的学生说自己在学校学习,老师讲的内容自己上班时候一点都用不上。为什么会这样呢?

那个科班学生说的话下面 ,有很多人在评论。有人提出现在的技术更新太快,老师教这个没用,都是实习或者进公司学习;有人说老师教的是更高层次创作的理论,是高屋建瓴,指点方向,没有不行;有人说学校的学习确实不能对工作有帮助……众多观点,不一一列举。

像影视这种重实践的行业,有很多非科班的人。目前(2019年)中国影视票房前三的电影《战狼2》《哪吒之魔童降世》和《流浪地球》,导演都是非科班的。还有昆汀·塔伦蒂诺、盖·里奇、吕克·贝松、克里斯托弗·诺兰、雷德利·斯科特、詹姆斯·卡梅隆、沃卓斯基姐妹……

科班重要吗?是不是科班不重要,会不会学习才重要。学校教的不能够只是知识,还应该是学习方法。要知道哪些是变的,哪些不变的。既要教学生那些不变的,也要教学生怎样去变。

我回想我在武大学了三年营销课程,但是工作后做广告时那些方法大多过时了。当年教授就说:营销学的知识,3年一大变,5年完全更新。我想那还是那个电商不发达的时代,如今这个时代,恨不得一年一更新。但其实一些“底层”的理论,像经济学、消费者行为学等等,如同地基一样的存在,在发展,但是没有颠覆。更新的、改变的都是上面的“方法”、“手段”。

电影也是如此,那些基本的试听语言,在发展,但是不会颠覆。再伟大的导演,也不可能凭一己之力改变百年的观影习惯。现在的电影里,依然能看到《战舰波将金号》、能看到《公民凯恩》、能看到《七武士》、能看到《教父》,我们站在巨人的肩膀上,才能够着更高的高度。

哪怕不提那些基本的、地基一般的电影语言,就说技术,也没有想象中更新的那么快。

在中国,总喜欢炒概念。微电影、网大(现在又在发联合声明要求不再用这个词,而是要用“网络电影”这个词、短视频、Vlog……总有新的概念被追捧。大家很热衷这些东西,然而回归到制作技术本身,会发现很有意思。我们现在流行的vlog中的众多“炫酷”的东西,其实都是对2014年的《瞭望土耳其》的模仿和发展。现在流行的美食片的拍摄方法,都是2014年玛莎百货广告的模仿。

正是因为有这么多的变和不变,我们学习的过程中,很容易被迷惑。比如我经常在抖音里看到卡点教学(超级有意思,有些账号教人卡点,还出一行字“建议保存学习”,这玩意值得学?剪辑第一天就能无师自通的基本操作)、遮罩转场、无痕转场之类。当然,一个娱乐APP,要通过它学习专业技能,本身就属于方向错误,但是可以看一看短视频在流行哪些东西。这些“技术”因为好学,一学就能立马见成效(可以马上做一个“酷炫”的片子炫耀一下),所以有很多点赞和评论。

但是,要更专业,就需要系统化了。

一名创作者,他的作品一定是基于自己知识体系的。

学习过程中,打造自己的知识体系,尤为重要。只有形成了自己的知识体系,那些零零散散的东西,才能变成自己的东西。以后无论知识和技术在怎样更新,都只是对自己知识体系的更新和发展。

就像盖房子,今天捡到一块砖,就在这里放一块砖;明天看到一片瓦,又在那里放一片瓦;后天找到一块木料,又在一个地方立根柱子……这样永远盖不了房子。只有设计好图纸,然后夯实地基、打牢基础,不断添砖加瓦,才能建成大厦。

很不幸,我们很多时候接触到的老师,都是在讲他自己的知识,听了学了,然而知识还是老师的。

老师不应该是教学生系统化知识,而是帮学生形成自己的知识体系。

真正的好老师,最重要应该是帮助学生“设计图纸”,然后教学生打地基、砌墙、走水电、铺地板……等等具体技术的经验和方法,让学生自己去盖自己的“大厦”(不然都去盖标准化的房子,千篇一律,哪还有艺术创作可言?)。

再一个问题是:高了,够不着。

我们总在追求高端的课。但是,有些时候,也仅仅是开了眼界,真正实践的机会很少。

比如打灯,上来就是两个12头,很遗憾,很多人没这样的条件。比如讲国际合作,才入门的人,多数没办法接触到国际项目……

中国影视摄影师学会(CSC)会长、北京电影学院摄影系博士生导师穆德远,在一堂课里有句话我印象深刻,很实在:电影嘛,就是砸钱。

作为学生,当然也有人能够接触到好的项目,国外有的影视学校每年要求的学生作品都在40w美金投入,国内有些线下课也用电影级的设备来教学,当然学费至少5位数。

电影嘛,就是砸钱,学影视嘛,同样也是砸钱。

但是砸钱有大的砸法,有小的砸法,有性价比高的砸法,有性价比低的砸法。砸钱,不仅是经济学,还是门艺术。

那要怎样来学?

先学习,然后去做作品。在做作品的时候,肯定会遇到问题,作品会反过来促进学习。然后作品和学习互相参照,找出问题,归纳总结,完善知识体系。再做新的作品,再来学习新的东西。再做作品,再学习……这是一个循环往复的过程。

通过学习来获取知识,通过作品来实践检验,这就是:知行合一。

赞赏 赞(6) 收藏(0)
2、光圈和景深
上一篇
3、ISO
下一篇
标签
720全景 ACES AE AE案例 AE表达式 Anyu翻译 CSC电影学院 fusion Hackintosh MG动画 ps教程 vlog wordpress 创意方法 剪辑 字幕 帧影帧画 抖音 摄影 文案 混剪 混音 灯光 看电影 磨皮 穿越机 纪录片 编剧 美术 美食 論語 调度 调色 达芬奇 重讀文學史 青玉记
检讨之一:我为什么写作?
2024-03-18 13:31:38
565 0 0
人间的说明书
2024-03-12 16:39:56
536 0 0
网站的初衷
2023-09-03 22:40:48
811 2 5
《辟谷者》剪辑完了,我想研究研究章回体小说
2019-12-07 21:26:49
2,220 0 0
6
  • 6
关于我:

想要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看万部电影。当过人民教师,做过策划师,入行影视做剪辑、导演。艺术是目的,技术是支撑,不断钻研,积聚梦想,同时分享干货。

推荐栏目:
视频论文 原创教程 后期制作 非虚构 照片 视频
特色专题:
专题汇总 宜看一侃 帧影帧画 美食摄影 重读文学史 青玉记
Copyright © 2016-2025 讲故事的手艺人. 鄂ICP备16005400号-1 鄂公网安备42050602000017号
  • 创作向
    • 写作
    • 拍摄
  • 策划向
    • 策划资料
    • 创意之道
    • 短视频研究
  • 技术向
    • AI
    • 前期拍摄
    • 后期制作
    • 原创教程
    • 影像实验
    • 影像设备
    • 穿越机
  • 艺术向
    • 研究学习
    • 大师镜头
    • 电影赏析
    • 视频论文
    • 经验总结
# 剪辑 # # 转场 # # 纪录片 #
向安宇
痴迷文字,醉心影像
420
文章
5
评论
325
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