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故事的手艺人 讲故事的手艺人
  • 创作向
    • 写作
      • 非虚构
      • 剧本
      • 小说
      • 文言
      • 读书
      • 随笔
    • 拍摄
      • 纪录片
      • 设计
      • 视频
      • 摄影
  • 策划向
    • 策划资料
    • 创意之道
    • 短视频研究
  • 技术向
    • AI
    • 前期拍摄
    • 后期制作
    • 原创教程
    • 影像实验
    • 影像设备
    • 穿越机
  • 艺术向
    • 研究学习
    • 大师镜头
    • 电影赏析
    • 视频论文
    • 经验总结
  • 注册
  • 登录
首页 › 创作向 › 写作 › 随笔 › 检讨之一:我为什么写作?

检讨之一:我为什么写作?

向安宇
2024-03-18 13:31:38随笔阅读 565

此时此刻,元宵节的23点,我终于迎来了安静。

我能听到墙上挂钟的嘀嗒声,我能听到火炉里柴火的噼啪声,我能听见打字时键盘的咔哒声,我能听见轻微动作下衣料摩擦的咯吱声……世界如此安静,但我的心,一片嘈杂。

这段时日回老家陪老妈过生日,然后被大雪封印在家里。又逢媛媛说这几天要禁言,要等着我的“检讨”和“感言”,我便索性“闭关”。本以为“窗前横榻拥炉处,门外大雪压屋时”,正是写作的好时机,但是,又陷入了年前写“小作文”时候的尴尬境地:下笔滞涩,难以成文。

这篇文章已经写过好几个开头了,写了删,删了写,今夜又“重开一局”。

上一次写检讨,还得追溯到一二十年前。那是在初三时候,因为带着一群同学外出喝酒,被举报后作为“罪魁祸首”被班主任要求写检讨。学生时代被要求写检讨,多少会有犯错后的羞耻感。但那次检讨,我还记得当时的心态是:自豪。

那时候迷恋金古梁温黄。呼朋唤友,大口喝酒,并不以为是错事,反而觉得是“侠客们”的江湖轶事。而被举报,但未供出一人,又颇有江湖义气。所以接到要写检讨的通知,便从作业本上撕了一页纸,洋洋洒洒写了两个字:“检”、“讨”,然后便大大方方起身,在全班的注视下,去办公室交这份《真·检讨》了。

结局当然是“侠客们”被“官府”镇压。老师从一位苏姓同学那里诈出了名单,于是一群人去办公室排排站,我的检讨也被要求在办公室重写,然后排着队挨个念检讨。

那是唯一一次当众读检讨,好在,当众朗诵自己文章,我经验丰富。

从初中到高中,每一次作文,都会被当做范文在讲台朗诵,基本上没有断过一次。这大概也是后来我膨胀地选中文系的原因。

后来辞掉学校老师工作,将写文案作为谋生手段,也游刃有余。我一直以来的习惯是:轻易不动笔,先花费足够时间搜集材料,有条件就实地走一走,构思、找感觉,然后一旦动笔,就一气呵成。

写文章,在以前的很多年,对我来说是一件相对轻松的事情。

可是现在,别说一气呵成,就是搜肠刮肚也难以憋出来几个字。

这篇“检讨”的起因,就是因为年前答应媛媛的“小作文”始终没有写出来,数次误期,失信于人。媛媛说要写检讨,她也许只是cos老师逗我玩,但我却真心觉得,有必要认真写一份检讨。

既要检讨为何失信于人,又要检讨自己为何写不出来文章了。

媛媛说欣赏我“事事有交代,句句有回应”,然而这其实是高看,我并没有完全做到这一点。做到1000次不难,做到10000次也不难,但是无论大事小情,无论三言两语,都要在所有的时间里做到,不容易。年前“小作文”一事,我就没有做到。因为自身原因,未能及时履约,也应该及时说明情况,做到有所交代,但我却拖到“小作文”完成后,才去跟她解释原由。从她的角度,就是这人说到的事没做到,还突然消失了。所以这件事情确实值得检讨。

“事事有交代,句句有回应”,这也是媛媛给我上了一课。我百度了一下这句话出处,百度AI说这话出自大石哲《靠谱》一书。我买了那本书,是讲职场处事的。但是这句话,我想不限于职场,也不限于两人的相处,想要做一个“靠谱”的人,要尽量任何时候都要做到,当然,会有偏爱和例外。

认真的人,值得以同样的认真去回应。媛媛是一个认真的人,她也是真正做到了“句句有回应”,对她我是佩服和欣赏的。相识不久,了解不多,但她身上有一种令人着迷的特质:如月之恒,如日之升;明心见性,不矜不伐。

白天的时候,我丢开手机,顶着风雪,独自一人在大马路上踱步,想要找到写作的灵感。在思考时踱步,似乎是人类本能。一左一右向前迈步,这种单调的重复运动,格外让人静心。我很能理解陈坤所发起的公益活动“行走的力量”:在行走中安静下来,与自己内心对话。

我想,人以肉身作筏,渡这凡尘的迷雾之海,探寻灯塔的方式无非两种:一是“求诸于外”,二是“反求诸己”。

求诸于外是要“行万里路,读万卷书”,既要周游列国,又要韦编三绝。当然,行万里路不一定是物理意义上的位移,也可以是心路。与世间事、世间人打交道,做事业,赚钱,谋生,享受,旅行……皆是经历。加缪说:重要的不是活得最好,而是活得最多。这句话一度被我奉为座右铭。然而在有了很多的经历后,才知道要想活得最多,不仅在于选择了足够多,还要站得足够高。

求诸于外,是每个人每天都在做的。反求诸己,却是少数人的坚持。

反求诸己,意味着和自己的内心对话,要直面自己内心深处的欲望,即便是那些见不得光的隐秘欲望。

陈坤“行走的力量”是在“反求诸己”,而与我而言,写作,也是在“反求诸己”,是往自己内心的“上下求索”。

这个世界复杂、暧昧、混沌、充满变化,不乏有大智慧的人能够一眼看穿本质,但是我等愚钝,只有坐下来,一字一词抽丝剥茧,才能“明心见性”。

鲁迅先生说:“我的确时时解剖别人,然而更多的是更无情面地解剖我自己。”但是,解剖自己,将自己内心的隐秘挖出来,展示于人前,我没有那样的勇气。曾经以“事无不可对人言”为座右铭,但是二十多岁以后就背弃了这句话。因为不设防地信任只是给了别人伤害自己的理由罢了。

此时此刻,我依然没办法将我内心坦诚。有一些隐秘的期望,有一些不确定的心意,有一些奢望的想法……

我知道,我的心乱了。

六祖惠能讲经,时有风吹幡动,一弟子曰:风动。一弟子曰:幡动。

究竟动的是风,还是幡?

一个朋友在工作稳定后,见到女生就追,广撒网,目标明确,就是结婚,然后相亲认识,没有恋爱的过程就直接进入了婚姻。另一个朋友遇到爱情,初恋,谈了一场恋爱,结婚。

可是,他们的婚姻谁更幸福呢?旁观者没办法没办法给他们分一个高低,但是这两个朋友婚后都跟我吐过不少苦水。然后都在几年以后,找到了他们婚姻相处的模式,“认命”般不再吐苦水。有人说婚姻就像鞋合不合脚,只有当事人自己知道。但是,他俩的鞋子,一开始是打脚的,只是磨起了茧子,鞋也松了,所以开始合脚了。

可是,我迷茫了。

是为了结婚而结婚,还是为了爱情而结婚,好像结果都是一样的。

每年过年的时候,长辈都要催婚。我自己却是矛盾的。

前几年也有长辈介绍相亲,我是敷衍而推拒的。一方面觉得不过是一个磨脚的适应过程,没有啥期待,一方面还希望能遇到一个能谈一场恋爱的人。

而今年,却突然开始期待,也许就有一双一开始就合脚的鞋呢?

可是这样想法的诞生,究竟是我自己开始向往了,是幡自己动了么?

还是因为长辈的催婚,因为看到父母老去不想他们操心而产生的念头,是风在动么?

我跟自己较真了,我得搞清楚。因为遇见一个值得认真对待的人,所以我希望我一开始就能搞清楚自己内心真正的想法,如果出发的理由错了,还能保证不迷路么?

幡动?风动?

惠能回答弟子说:是心动了。

我心动了。

我写下这篇文章开头那些话的时候,安静但是心却嘈杂。写下文章后半段的时候,楼上电镐声音搞得地动山摇,我开大了音响都没用,耳朵都快震聋了,但心却安静了。或许,这就是我写作的理由吧。

赞赏 赞(0) 收藏(0)
《被我弄丢的你》被电影弄丢的逻辑
上一篇

请登录以参与评论

现在登录
暂无评论
标签
720全景 ACES AE AE案例 AE表达式 Anyu翻译 CSC电影学院 fusion Hackintosh MG动画 ps教程 vlog wordpress 创意方法 剪辑 字幕 帧影帧画 抖音 摄影 文案 混剪 混音 灯光 看电影 磨皮 穿越机 纪录片 编剧 美术 美食 論語 调度 调色 达芬奇 重讀文學史 青玉记
人间的说明书
2024-03-12 16:39:56
535 0 0
网站的初衷
2023-09-03 22:40:48
810 2 5
《辟谷者》剪辑完了,我想研究研究章回体小说
2019-12-07 21:26:49
2,220 0 0
作为一个每年花掉几万买课的人,来聊聊学习这事儿
2019-11-05 15:02:08
1,559 6
  • 0
  • 0
关于我:

想要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看万部电影。当过人民教师,做过策划师,入行影视做剪辑、导演。艺术是目的,技术是支撑,不断钻研,积聚梦想,同时分享干货。

推荐栏目:
视频论文 原创教程 后期制作 非虚构 照片 视频
特色专题:
专题汇总 宜看一侃 帧影帧画 美食摄影 重读文学史 青玉记
Copyright © 2016-2025 讲故事的手艺人. 鄂ICP备16005400号-1 鄂公网安备42050602000017号
  • 创作向
    • 写作
    • 拍摄
  • 策划向
    • 策划资料
    • 创意之道
    • 短视频研究
  • 技术向
    • AI
    • 前期拍摄
    • 后期制作
    • 原创教程
    • 影像实验
    • 影像设备
    • 穿越机
  • 艺术向
    • 研究学习
    • 大师镜头
    • 电影赏析
    • 视频论文
    • 经验总结
# 剪辑 # # 转场 # # 纪录片 #
向安宇
痴迷文字,醉心影像
420
文章
5
评论
325
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