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故事的手艺人 讲故事的手艺人
  • 创作向
    • 写作
      • 非虚构
      • 剧本
      • 小说
      • 文言
      • 读书
      • 随笔
    • 拍摄
      • 纪录片
      • 设计
      • 视频
      • 摄影
  • 策划向
    • 策划资料
    • 创意之道
    • 短视频研究
  • 技术向
    • AI
    • 前期拍摄
    • 后期制作
    • 原创教程
    • 影像实验
    • 影像设备
    • 穿越机
  • 艺术向
    • 研究学习
    • 大师镜头
    • 电影赏析
    • 视频论文
    • 经验总结
  • 注册
  • 登录
首页 › 艺术向 › 视频论文 › 剧本课|《降临》从小说到剧本再到电影

剧本课|《降临》从小说到剧本再到电影

向安宇
2018-02-28 14:32:54视频论文阅读 2,352

小说到电影,需要经历几道改编:

从小说(原著)到剧本,再从剧本到最终成片。

向安宇翻译了一下(苦力活,不讨好),整理了一下他的思路,大致如下:

首先是从小说到剧本的改编:

Michael先是在网上找《降临》的剧本,但是没有找到最初的剧本,所找到的一个版本,和成片有很大差异,《降临》一边拍摄,一边也在改动剧本,为什么要这样?后面讲。

先来讲小说原著到剧本到改编:

1、叙述角度

小说原著是全知视角叙事(零视角),但是剧本改成了内视角。我觉得这个改编是有益的。

内视角又可称之为人物有限视角,叙述者只借助某个人物的感觉和意识,从他的视觉、听觉及感受的角度去传达一切,其话语的可信性、亲切性都要超过全知视角,读者(或观众)跟随着人物一起去冒险、去感受,情感上有更多的认同。

而且《降临》里,这样的改动,还为电影增加了悬念。

2、增加冲突

《降临》原著里,外星人并没有出现在地球,小说这样处理增添了神秘感,但是电影这样拍摄却会乏味。让可能冲突的双方面对面,才更有戏剧性。

3、让人物处于两难抉择中

许多关于剧本写作的书籍都反复强调这一点,人物在两难选择中的抉择,最能代表这个人物的情感、价值观。

《降临》电影的改编,让露易丝提前知道了她的女儿会死去,并且这种死亡无法避免,这时候她就面临选择:注定要失去,眼前是珍惜还是放弃?

这其实也是很多人都会面临的困境:注定失败,是努力,还是放弃?

向安宇顺带提一句,《降临》里,因为其剧本结构,人物这个两难抉择直到影片快结束时候,才呈现出来,然后直接就反转到:珍惜当下的乐观主义。这个反转真是太生硬,缺少了感动。

另外一部我喜欢的电影《无姓之人》也存在着这方面问题,叙事方式对观众的要求太高,有着丰富观影经验,并谙熟编剧们叙事手法的观众,固然能够很快进入故事,并被故事打动,但是却有很多观众会有“知见障”,被导演制造的各种烟雾弹迷惑,无法带入感情。

和朋友谈论《降临》,不少人没看懂电影讲什么,在中国更是各种讨论指向了“雾霾”。好吧,There are one thousand Hamlett in the eyes of one thousand people.

再说剧本到电影成片的改编:

剧本写好后,有时候并不会完全按照剧本去拍摄。电影是一种视听语言,并非文字能够阐述完全的。

在《降临》里,就有这么一些改动值得注意。

4、为了让故事更为流畅,将某些信息集中展示

小说原著中,关于外星人“七肢桶”的相关介绍信息,是散落在书中各处的,读者在阅读中一点点收集相关信息,最后拼成一个完整的外星人形象。

而电影里,外星人的信息,通过一段三分钟的蒙太奇,一次性交代清楚了。

向安宇觉得,小说的特点是,读者可以自己控制阅读速度,甚至可以随时返回去,再倒回来。总之,当读者注意到一个他感兴趣的信息时,他可以停下来仔细思考,还可以前后映照,直到自己完全掌握这个信息。

而电影不同,观众处在一种被动接收的状态,电影以每秒23.976帧的速度往前,观众没办法停下来(pc端观影体验除外),好的剪辑师一定会注意给观众留下充足的时间,让观众去思考、感受,但是有的时候,剪辑的留白并不够,信息的过于破碎,会影响故事的流畅,直接导致观影体验过差。

如果需要时刻警惕,甚至还有做笔记,才能把握住电影里一个并不重要的信息(《降临》里始终聚焦的是人物,相比较而言外星人的信息就不重要),一些细枝末节牵扯了观众过多的注意力,那这个电影一定会失败。

5、利用视觉特效

Michael提到,实验对电影改编的重要性。确实,电影艺术的特点可以做到许多其它艺术形式做不到的事情,而电影人,也总是在通过不断实验拓宽视听语言的边界。

只要去实验,不怕试错,总能有些happy accident等待着我们。

剧本课|《降临》从小说到剧本再到电影-讲故事的手艺人

编剧
赞赏 赞(2) 收藏(0)
本文系作者 @向安宇 原创发布在 讲故事的手艺人。未经许可,禁止转载。
导演怎样用镜子穿越虚实之间
上一篇
工匠精神和唯物主义
下一篇

请登录以参与评论

现在登录
暂无评论
标签
720全景 ACES AE AE案例 AE表达式 Anyu翻译 CSC电影学院 fusion Hackintosh MG动画 ps教程 vlog wordpress 创意方法 剪辑 字幕 帧影帧画 抖音 摄影 文案 混剪 混音 灯光 看电影 磨皮 穿越机 纪录片 编剧 美术 美食 論語 调度 调色 达芬奇 重讀文學史 青玉记
电影拉片:《小丑》里的楼梯
2019-11-20 20:27:36
4,276 0 1
[FilmakerIQ]电影宽高比的历史
2019-11-02 18:25:21
1,192 0 0
[FilmakerIQ]电影帧速率的历史
2019-11-02 18:23:57
1,972 0 0
《故事》摘抄——02:术语
2018-11-30 16:21:19
1,377 0 1
2
  • 2
  • 0
关于我:

想要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看万部电影。当过人民教师,做过策划师,入行影视做剪辑、导演。艺术是目的,技术是支撑,不断钻研,积聚梦想,同时分享干货。

推荐栏目:
视频论文 原创教程 后期制作 非虚构 照片 视频
特色专题:
专题汇总 宜看一侃 帧影帧画 美食摄影 重读文学史 青玉记
Copyright © 2016-2025 讲故事的手艺人. 鄂ICP备16005400号-1 鄂公网安备42050602000017号
  • 创作向
    • 写作
    • 拍摄
  • 策划向
    • 策划资料
    • 创意之道
    • 短视频研究
  • 技术向
    • AI
    • 前期拍摄
    • 后期制作
    • 原创教程
    • 影像实验
    • 影像设备
    • 穿越机
  • 艺术向
    • 研究学习
    • 大师镜头
    • 电影赏析
    • 视频论文
    • 经验总结
# 剪辑 # # 转场 # # 纪录片 #
向安宇
痴迷文字,醉心影像
420
文章
5
评论
325
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