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故事的手艺人 讲故事的手艺人
  • 创作向
    • 写作
      • 非虚构
      • 剧本
      • 小说
      • 文言
      • 读书
      • 随笔
    • 拍摄
      • 纪录片
      • 设计
      • 视频
      • 摄影
  • 策划向
    • 策划资料
    • 创意之道
    • 短视频研究
  • 技术向
    • AI
    • 前期拍摄
    • 后期制作
    • 原创教程
    • 影像实验
    • 影像设备
    • 穿越机
  • 艺术向
    • 研究学习
    • 大师镜头
    • 电影赏析
    • 视频论文
    • 经验总结
  • 注册
  • 登录
首页 › 技术向 › 后期制作 › 纪录电影制作者基本功的训练-周传基

纪录电影制作者基本功的训练-周传基

向安宇
2018-01-25 22:18:34后期制作阅读 1,623

引自“周传基教授影视讲座”

纪录电影制作者基本功的训练-周传基-讲故事的手艺人

有些纪录电影制作者认为,纪录片没有什么技巧,也没有什么基本功可学的。因为纪录片的内容取决于现实,不容有什么选择。所以从纪录电影的制作现实来看,拍纪录片的人大多不注重电影语言的学习。

如果真是这样考虑的,那么纪录电影制作者就不会允许使用搬演的手法,因为一切决定于现实嘛。

这是中国电影电视的现实:说到东就是东,说到西就是西。没有一个统一的规律。需要什么就说什么。

确实,在拍纪录片的时候,有时内容甚至不允许创作者有时间选择机位。新闻片就更没有选择的余地了。 所以不少人认为拍纪录片,扛起机器来拍就是了。

纪录片还是业余电影爱好这最先接触的片种。他们可能什么技巧都不知道,真是扛起机器来就拍。

譬如说,美国总统肯尼迪遇刺的唯一一个镜头就是一个业余爱好者拍的。

但是仔细想一下,拍纪录片并不是没有技巧可言,而且说这话的人基本上还不知道电影语言是什么,电影技巧是什么。

另外对现实情况的把握是一个熟悉的问题。纪录片对语言或表现技巧要求更高,也就是说,一个纪录电影制作者不可能象故事片制作者那样从容,或者甚至拍得不满意可以重来。纪录电影制作者必须当机立断,马上做出决定。那么这就要求纪录电影制作者训练有素。

纪录电影制作者基本功的训练-周传基-讲故事的手艺人

我现在来谈一下,我对纪录电影制作者是怎样训练的。

有些读者虽然接触纪录片已经多年,但是并没有接受过这样彻底的训练。

首先是视觉记忆力的训练。这本是生活中观察力的训练。比如说,你突然叫孩子注意门口台阶上有一只蚂蚁。再发现第二只。最后可能发现了蚂蚁窝。这样一次两次的训练,孩子就开始养成注意生活中细小的东西的好习惯。记得一个二战的王牌飞行员说,成为王牌的主要原因就是眼力好。他先看见对方。电影电视创作者也需要有好眼力。我觉得我的眼力比一般人的要强一些,先天后天的因素都有。我曾经遇见过一个真正的视觉天才。什么对他来说都是过目不忘(不是指记忆文字)。不过我们现在只考虑后天的问题。

我们先考虑一下,纪录电影制作者在语言方面最最多机会使用的因素有那些,也就是说,在拍摄现场经常存在的有那些因素。其实这也就是电影语言的最基本的因素,线条,轮廓,色彩和不同条件的光。这些因素提出来,大家感到这未免太容易了,这些东西谁不会拍。不见得。

就拿色彩来说,我们的纪录片的非常单调,有人解释说,中国的生活环境里本来就是色彩单调。那么除非制作者把单调的色彩作为主题,否则本来有些纪录片的内容就比较单调,色彩再没有变化,看起来就更乏味了。

有时我们看到一个镜头中的背景有一种颜色是整部影片中最缺的颜色,摄影师如果有这个意识,就可能会把这个颜色调到前景上来。可是没有这样做。有时,在前景的那个人物走开时,后面露出了原来被他挡住的另外一种色块,可是因为摄影师要拍的那个被摄体已经离开画面,于是停机。如果摄影师有色彩意识的话,就不会停机,这样在剪辑台上就可能给剪辑师提供一个形成色彩节奏的可能。或者是在一个段落里出现三种色彩,镜头先后并没有多少关系,但是剪辑师却把这三种颜色的镜头接在一起,后面又变成全是单一的色彩的镜头了。如果把这不同颜色的三个镜头均开来用,整个段落就是更生动一些。

其它因素的作用也是一样的。一个作品首先考虑的是从它的媒体出来,把它搞得更能吸引观众的注意。形式的作用主要就是吸引观众的注意。所以现在当我们在考虑和研究这些因素的时候,也不要考虑内容。

别象那位电影学院的研究生提的问题,当他到我的学校来,看见学员在剪球接球的作业时,问,“教师,这有什么含义吗?”

也别学另外一位电影学院的研究生那样,拍出一个作业来,我问他,这个镜头你想表现什么?他的回答极深刻,那个残废的女学生向往着行动的自由,就象她在这个镜头中用笛子吹出的优美的乐音一样,自由翱翔。我跟他说,你知道我看到什么?镜头中的女学生根本不会吹笛子,连装都装不像。

基本功和基本观念是非学重要的。

大家明白明白了这些道理,我们就开始做练习。其实这些道理在我前面发表的教材中全都说到了。可是有些人就是懒得读,提出的问题都是老问题。

请你拿着摄影机出去,随便选一条街,从东头走到西头,把你所注意到的不同色彩都拍下来。不要考虑和谐的问题,更不要考虑色彩学,也别来什么暖调子,冷调子,就是把你所看到各种不同的颜色拍下来,在拍第二个镜头时,要记得前一个镜头是什么颜色,不允许相同的颜色相接,一种颜色也不需要占满整个画面,占主导地位就行。几种颜色同时出现在一个镜头里也行。

赞赏 赞(0) 收藏(0)
周传基:电影才不是综合艺术!
上一篇
CSC电影学院听课笔记|穆德远,一位电影人的必修课05:电影摄影师的修养
下一篇

请登录以参与评论

现在登录
暂无评论
标签
720全景 ACES AE AE案例 AE表达式 Anyu翻译 CSC电影学院 fusion Hackintosh MG动画 ps教程 vlog wordpress 创意方法 剪辑 字幕 帧影帧画 抖音 摄影 文案 混剪 混音 灯光 看电影 磨皮 穿越机 纪录片 编剧 美术 美食 論語 调度 调色 达芬奇 重讀文學史 青玉记
ImpulZ Luts的使用
2020-11-24 14:41:15
3,369 0 7
关于剪辑的日常叨叨:什么时候用特效转场
2020-09-04 21:39:51
2,096 0 3
《哪边的年味2020》剪辑中的思考
2020-08-20 19:04:11
1,344 0 3
分镜头,可以学学这条抖音
2020-06-22 22:48:11
2,083 0 2
  • 0
  • 0
关于我:

想要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看万部电影。当过人民教师,做过策划师,入行影视做剪辑、导演。艺术是目的,技术是支撑,不断钻研,积聚梦想,同时分享干货。

推荐栏目:
视频论文 原创教程 后期制作 非虚构 照片 视频
特色专题:
专题汇总 宜看一侃 帧影帧画 美食摄影 重读文学史 青玉记
Copyright © 2016-2025 讲故事的手艺人. 鄂ICP备16005400号-1 鄂公网安备42050602000017号
  • 创作向
    • 写作
    • 拍摄
  • 策划向
    • 策划资料
    • 创意之道
    • 短视频研究
  • 技术向
    • AI
    • 前期拍摄
    • 后期制作
    • 原创教程
    • 影像实验
    • 影像设备
    • 穿越机
  • 艺术向
    • 研究学习
    • 大师镜头
    • 电影赏析
    • 视频论文
    • 经验总结
# 剪辑 # # 转场 # # 纪录片 #
向安宇
痴迷文字,醉心影像
420
文章
5
评论
325
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