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的语言是什么?我以为,语言属于理性的范畴,是一种思维的工具,而诗却努力突破这一范畴,到达言语之外的疆域。
正因为如此,语言可以重复,而诗却无法复制。我想起来高中暗恋同班的一个女生,一次学习新的广播操,在教学楼和实验楼中间的空地集合,解散的时候大伙儿一阵忙乱,唯有她,在人群中特别的安静,微微垂下的头缓缓地抬起,淡淡地阳光抛洒,世界在那一刻复苏。
我突然觉得空气中多了点儿什么,回到教室,拿起笔,就记下了那一瞬:
心跳
最是那抬头时的一瞥
迷茫而又专注
最是那转头时的余光
让我迷失在你的眼角
我的心跳,我的心跳
咚……咚……咚……
这也许算不上诗,却真实的记录下了那一瞬间属我的感受。如今岁月苍茫,即使再与那女孩街角遇见,也许会互不相识擦肩而过,但是那个下午,那一个抬头的瞬间,却会因为那短短的几行字在我的记忆里苏醒。那时候的青涩,那时候的感动,那时候的傻样……“那时候”在我的心里活了过来。
诗的语言,无论写还是阅读,都是需要诗性的。那时候还能写下许多,而现在却困顿于某些情绪,再难得写下点儿什么了。有的时候,诗的语言又是多么的苍白啊?我记得许许多多属我的、极其私人的瞬间感受,却无法言说。昆德拉所说的兴奋的瞬间,是否也是不足为外人道的呢?
诗的语言,只能是瞬间的。或者说,只能是即兴的。格拉斯说“每一首好诗都是即兴诗,每一首坏诗都是即兴诗;只有所谓的实验室诗是健康的、中不溜的:他们从来不会完全好,也从不会完全坏,但总是充满才华和饶有趣味。”我认为这话对级,但问题是,如何区分“即兴诗”和“实验室诗”的言谈疆域?我有我的理解,但是这里不想讨论。
我想要讨论的是,诗的语言是属我的、瞬间的!
诗如此,光影更是如此。
我讨厌别人跟我谈论拍照时跟我说这应该怎样,那应该怎样。他们总是一副很了不得的样子,告诉你这个理论那个理论,最终就是要让你的照片符合那些普通人的所谓的感觉。然而我认为那只不过是通向平庸的道路罢了。真正伟大的艺术永远是曲高和寡的。如果想要拍出伟大的照片,就永远不要去迎合别人。
照片跟诗一样。是极端私人的体验。诗可以用诗学来分析和鉴赏,但是评论家很少成为诗人,照片同样可以用学术来批评,但是创作时候,丢掉那些所谓的理论吧,理论只是工具,不是框架。
想起不少摄影书籍里,作者尊尊教导一大堆的方法和理论,然后总不忘说一句:规则制定了就是用来打破的。很多人往往忘记了这最关键的一句。
我觉得,评论别人的照片,最中肯的态度就是:“嗯,我喜欢。”或者“嗯,我不喜欢。”除此之外,都是自以为是的自矜。
2012年1月
请登录以参与评论
现在登录